隻這句話頭,提示了遐叔,答道:“娘子之言,固然有理;但我自幼攻書,何嘗交代人事,先父的弟子故舊,皆不與知。止認得個韋皋,是京兆人,表字仲翔。當初被丈人張延賞逐出,來投先父,保舉他為官,甚是有恩。現在他現做西川節度使。我若去訪他,必有所助。隻是東都到西川,相隔萬裡程途,來回便要經年。我去以後,你在家中用度,從何措置?以此拋擺不下。”白氏道:“既有這個瞭解,便當整備行李,送你西去,家中事體,我自支撐。總有貧乏,姑姊妹家猶可假貸,不必憂愁。”遐叔歡樂道:“若得如此,我便放心前去。”白氏道:“但是路途跋涉,無人跟從,卻怎的好?”遐叔道:“總然有人,也冇很多盤費,隻索罷了。”遂即揀了個穀旦,白氏與遐叔清算了寒暑衣裝,帶著丫環翠翹,親至開陽門外一杯餞送。

不題白氏歸家。且說遐叔在路,曉行夜宿,整整的一個月,來到荊州空中。下了川船,今後一起都是下水。除非大順風,方使得布帆。風略小些,便要扯著百丈。你道如何叫做百丈?本來就是縴子。隻那川船上的有些分歧:用著一寸多寬的毛竹電影,將生漆絞著麻絲接成的,約有一百多丈,為此川中人叫做百丈。在船頭立個轆轤,將百丈盤於其上。岸上扯的人,隻聽船中打鼓為號。遐叔看了,方纔記得杜子美有詩道:“百丈內江船。”又道:“打鼓發船那邊郎。”卻就是這件東西。又走了十餘日,纔是黃牛峽。那山形天生似頭黃牛普通,三四十裡外,便遠遠瞥見。這峽中的水更溜,孔殷不能勾到,是以上有個俗諺雲:朝見黃牛,暮見黃牛;朝朝暮暮,黃牛仍舊。

這巫峽上就是巫山,有十二個山嶽。山上有一座高唐觀,相傳楚襄王曾在觀中夜寢,夢見一個美人願薦床笫。臨彆之時,自稱是伏羲天子的愛女,小字瑤姬,未行而死。今為巫山之神。朝為行雲,暮為行雨,朝朝暮暮,陽台之下。那襄王醒後,還想著神女,教大夫宋玉做《高唐賦》一遍,單描述神女非常的豔色。是以,先人立廟山上,叫做巫山神女廟。

出了巫峽,再經過巴中、巴西空中,都是大江。不覺又行一個多月,方到成都。城外臨著大江,倒是濯錦江。你道如何叫做濯錦江?隻因成都造得好錦,朝廷稱為“蜀錦”。造錦既成,必要取這江水再加洗濯,能使色彩倍加光鮮,故此叫做濯錦江。唐明皇為避安祿山之亂,曾駐蹕於此,改成都為南京。這便是西川節度使開府之處,端的沃野千裡,火食湊集,是一花錦天下。遐叔偶然觀玩,一徑入城,奔到帥府門首,拜候韋皋動靜。豈知數月前,因為雲南蠻夷背叛,統領兵馬征剿去了,須持安定以後,方得回府。你想那交戰之事,但是期得日子定的麼?遐叔得了這個動靜,驚得進退無措,歎口氣道:“常言‘鳥來投林,人來投主’,偏是我遐叔恁般命保萬裡而來,卻又投人不著。況一起川資已儘,這裡又無親識,隻要來的路,冇有去的路。天那。兀的不是活活坑殺我也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