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軾容色突變,清算了衣裳,端方地坐著,問朋友說:“(曲調)為甚麼會如許(哀痛)?”客人說:“‘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’,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?向西望是夏口,向東望是武昌,山川環抱,一片蒼翠,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處所嗎?當他篡奪荊州,攻陷江陵,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,戰船連接千裡,旗號掩蔽天空,麵對江麵斟酒,橫端著長矛朗讀詩篇,本來是一代的豪傑啊,可現在又在那裡呢?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砍柴,以魚蝦為伴,與麋鹿為友,駕著一葉孤舟,在這裡舉杯相互勸酒。隻是像蜉蝣一樣...展開全數>
因而喝酒樂甚,扣舷而歌之。歌曰:“桂棹兮蘭槳,擊空明兮溯流光。渺渺兮於懷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“客有吹洞蕭者,倚歌而和之,其聲嗚嗚然:如怨如慕,如泣如訴;餘音嫋嫋,不斷如縷;舞幽壑之潛蛟,泣孤舟之嫠婦。
這時候喝著酒,歡愉極了,敲著船舷唱起來。歌道:“桂樹做的棹啊,木蘭做的槳,(槳)劃破月光下的輕波啊,(船)在月光浮動的水麵上逆流而上。多麼深沉啊,我的情懷,瞻仰著我思慕的人兒啊,他在那悠遠的處所。”有一個與蘇軾同遊的吹洞簫的客人,按著歌聲吹簫應和。簫聲嗚嗚嗚,像是痛恨,又像是思慕,像是抽泣,又像是傾訴,序幕淒慘,委宛,悠長,如同不竭的細絲。能使深淵中的蛟龍聽了起舞,使獨坐孤舟的孀婦聽了落淚。
譯文
前赤壁賦
翻譯:因而喝酒喝得歡暢起來,用手叩擊著船舷,回聲高歌。歌中唱道:“桂木船棹嗬香蘭船槳,迎擊空明的粼波,逆著流水的泛光。我的心胸悠遠,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”。火伴吹起洞簫,按著節拍為歌聲伴和,洞簫嗚嗚出聲:有如怨懟有如傾慕,既象抽泣也象低訴,餘音在江上迴盪,絲絲縷縷環繞不斷。能使深穀中的蛟龍為之起舞,能使孤舟上的孀婦為之飲泣。
翻譯:蘇氏的神采也愁慘起來,整好衣衿坐端方,向火伴問道:“簫聲為甚麼如許哀怨呢?”火伴答覆:“‘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’,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麼?(這裡)向東能夠望到夏口,向西能夠望到武昌,江山交界連綴不斷,(目力所及)一片鬱鬱蒼蒼。這不恰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處所麼?當初他攻陷荊州,奪得江陵,沿長江逆流東下,麾下的戰船延綿千裡,旗號將天空全都蔽住,在江邊持酒而飲,橫轉矛槊吟詩作賦,委實是當世的一名豪傑人物,現在天又在那裡呢?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打漁砍柴,與魚蝦作伴,與麋鹿為友,(在江上)駕著這一葉小舟,舉起杯盞相互敬酒,如同蜉蝣置身於廣漠的六閤中,象滄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樣纖細。(唉,)哀歎我們的平生隻是長久的半晌,(不由)羨幕長江的冇有窮儘。(想要)與神仙聯袂遨遊各地,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人間。曉得這些畢竟不能實現,隻得將憾恨化為簫音,托寄在悲慘的秋風中罷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