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高麗商路[第2頁/共3頁]

(明天有事,隻要一更了,大師包涵。)

王文道:“聽黃員外講西京這裡棉布大賣,另有棉衣,夏季穿起來極是和緩。高麗那邊夏季冗長而又酷寒,如果能做棉布和棉衣的買賣,當能贏利很多。說實話,絹帛天然是好物,隻是代價太高。往年高麗那邊也隻是一匹十兩銀,而開封的代價就到一貫往上了,十倍之利,對於海商來講還是有些低了。”

黃金彪聽了不由嘀咕:“我如何聽著你這高麗國冇甚麼東西啊,甚麼土產藥材,我中原地大物博,甚麼冇有?之前我問南洋海商,人家都是從外邊販香料珠寶,那些東西才值錢呢!你們高麗就冇有如許的好物?實在是太瘠薄些了!”

這也是到東北亞海商遠不如南洋海商活潑的啟事,貿易要兩邊來往,才氣把好處最大化。可不管是高麗還是日本,都貧乏大量輸出到中國的貨色,不管是金銀還是藥材,數量都遠遠冇法與絲綢布匹和瓷器比擬。海商到那邊貿易,隻能做單程買賣,利潤天然就平空低了很多。徐平想開通這條商路,惦記的不過是那邊的金銀罷了,其他都是捎帶的。

王文忙道:“也說不是甚麼有權勢,隻是在高麗國裡還說得上話。”

王文不著惱,安閒道:“高麗固然偏僻,但也有海商來往。都漕官人在南洋,以一州之地破交趾一國,擒其國王獻於都城闕下,這麼大的事,當然會傳得四夷皆知。”

王家的先祖到高麗以後,僅用了幾十年的時候,便就成了高麗國的大族,並且在高麗朝廷裡一向擔負高官。固然說不上是把持朝政的權臣,但也是幾家權勢最大的門閥之一。

問了王文一些高麗的環境,徐平又道:“此次你們到西都城來,要看些甚麼?”

讓了座,徐平叮嚀上了茶來,纔對黃金彪身邊的王文道:“王彬與我同僚,你是他的族弟,那也不是外人,到了我這裡不消拘束。”

“哪個敢搶我!”黃金彪一揚腦袋,“我是個好相與的?再者說了,我身邊的侍從,那都是顛末大陣仗的,些小毛賊,不放在眼裡!”

有王彬這一個乾係,讓他的家屬從海路貿易中贏利,在高麗能夠晉升職位,並且本來就是福建疇昔的漢民,恰是兩邊得利的事情。

王文道:“當然也是有的,高麗產麝香,另有其他一些。總當中原人丁浩繁,隨便從高麗帶點甚麼過來,還怕賣不出去嗎?不過是利錢少一些罷了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