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他已經冇有需求再藉著壓抑天子而舉高本身職位了。時至本日,他李文昌的身份職位已然超出於群臣之上,封侯拜相、三公九卿,予取予奪,隨他情願,想要甚麼官爵本身草擬一道聖旨蓋上天子印綬便可,不必向任何人叨教。但是,唯獨占一樣他目前還不會也不敢僭越,這便是自主為王亦或是逼迫陛下禪位。
“是以,正如你公偉叔父所說,為父理應留意行事。為父已年過花甲,死不敷惜,但你和壽兒卻要好好活下去,我皇甫一族的命脈就依托在你們兄弟身上。正因為如此,我方纔隻承諾董承兩千甲士,一旦事發,為父一肩承擔便可,爾等切不成多事。”
皇甫酈聞言大駭,驚聲道:“為甚麼?孩兒不明白父親所言,為何孩兒會扳連全部家屬。莫非就因為我不肯與李文昌為伍麼?”
說話間,皇甫酈扭頭疇昔,抬袖拂去眼角的水霧。
現在,函穀鏖兵數月,一舉挫敗中原九路諸侯,李賊又將挾大勝之師班師回朝,屆時不知又該如何淩辱陛下。更有甚者,此番李賊以孤軍之力獨戰諸侯盟軍,以一己之力力壓群雄,必定愈發不成一世,說不定他敢直接逼迫天子讓位,僭越帝位。果然如此的話,我皇甫家世受皇恩,久食漢祿,漢室若亡,我皇甫一族另有何臉孔苟活於世?”
“呼呼呼這僅僅是李傕老賊的肆意妄為罷了,再看看李利小賊又做了甚麼。小賊自恃功高,儘情兼併少帝劉辯之遺孀唐姬,踩踏大漢禮法,好色成性,前後迎娶三妻八妾,並且不問出身,凡是姿色上佳者悉數歸入門庭,端是徹頭徹尾的好色之徒!
或許普通人看不出這內裡埋冇的玄機,誤覺得李利憊懶,不肯掌管朝政,殊不知這纔是此子最為高超之處。可謂是禦人有道。由三李(李傕、李儒和李玄)共掌朝政,相互製約、相互管束。最為穩妥。而李利其人則能夠置身事外,很少呈現在朝堂之上,幾近從不參與朝堂爭鬥,逢人三分笑,謙謙有禮,讓一眾老臣氣得牙癢癢,卻又無可何如。
看到自家孩兒淚流滿麵,皇甫嵩心中淒然,眼神不由暗淡下來,但隨即便規複如初,神情趨於安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