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【輕舞飛揚】[第2頁/共4頁]

正因如此,早在李利運營攻取益州之時,便已選定了將來坐鎮益州的人選,這便是他的弟弟李暹。除此以外,不作第二人選。起碼,在天下不決之前,李利不會把益州交給其他文臣武將領受;比及安定天下以後,則另當彆論。

自從益州發作內鬨以後,李方便分開了竹林彆院,重新住進無塵宮正院。

深思半晌,諸葛亮終究回過神來,當即滿臉歉意的道:“微臣失禮了,請主公寬宥。”

山頂後院,李利坐在涼亭中翻看竹簡,時而凝神深思,時而伏案疾書。親衛統領李摯鵠立在他身後,儼如石柱普通紋絲不動,任由冷風拂麵,靜觀落日風景。此時,除了他們主臣二人以外,後院中再無旁人。

周瑜此舉與原定作戰打算不符。遵循原定出征打算,周瑜應當帶領主力雄師攻取蜀道,即帶領趙雲、馬超和黃忠三營戰騎經金牛道入川;而李暹則帶領三萬雄鷹衛和兩萬步軍取道米倉。攻取巴郡。

稍作考慮後,李利重新坐下,一邊端起茶盅慢條斯理的品茶。一邊麵帶淺笑隧道:“公瑾對機會的掌控相稱精確,此時出兵恰到好處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”說完話後,李利順手放下茶盅,從諸葛玲手中接過信帛。

對此,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,即便李利不如許做,他也會建議李利調派親信提領益州。現在看來,能夠貫穿李利企圖的不止他諸葛亮一人,周瑜一樣對此洞若觀火,心領神會。以是,周瑜纔會放棄親身領軍攻取益州的偌大功名,轉而將這份功績拱手讓給李暹、趙雲、馬超和黃忠四人;而他本身則甘心為雄師坐鎮後軍,押送糧草輜重緩緩跟進。

諸葛亮欣然應道:“主公賢明,微臣這便傳令,想來三日以後便可傳到周瑜將軍手上。”

“無妨。”李利悄悄點頭,笑道:“這半年來,為兄每日落拓安閒,卻讓賢弟受累了。”

“兄長見外了,此乃愚弟分內之事。”諸葛亮謙遜應道,親手給李利倒上一杯茶以後,他接著說道:“方纔兄長提到周瑜將軍製定的作戰打算,愚弟深有感到,受益匪淺。周瑜將軍思慮精密,行事周到,胸懷寬廣,氣度恢弘,令愚弟深感敬佩。”在李利麵前,諸葛亮冇有坦白心跡,安然說出本身走神的啟事;這既是解釋,也是心底忘我的坦誠,真正將李利視作無話不談的兄長。事無不成對人言,與其遮諱飾掩的語焉不詳,不如坦誠相告,這纔是智者所為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