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【輕舞飛揚】[第3頁/共4頁]

對此,諸葛亮不得不承認,周瑜確切是寬弘漂亮之人,其胸懷氣度比之本身猶有過之。平心而論,如果易地而處,他處在周瑜的位置上,他恐怕做不到周瑜這般漂亮。

一樣是兵分兩路,但現在兩路雄師的領兵主將卻產生了竄改。西路軍本應由周瑜親身統領。現在卻變成了趙雲領軍;東路軍的主將仍然是李暹,而周瑜則甘心為李暹壓陣,帶領三萬步軍跟在李暹身後,隨他一同攻取巴郡。顯而易見的是,周瑜此舉是決計跟在李暹身後,為他保駕護航,確保萬無一失。

思路紛飛當中,諸葛表態繼喝了兩杯茶,卻顧自渾然不察,底子冇有重視到,坐在他劈麵的李利已經給他倒了三杯茶。所幸,李利對此並不介懷,看到諸葛亮走神以後,他便靜坐在一旁,好整以暇的落拓品茶。

大樹成蔭的天井裡,百花爭妍,繁花似錦。

驕陽西沉,晚風輕拂。

說到這裡,李利話音一頓,持續說道:“眼下我等身在益州要地,鞭長莫及,即便故意領軍交戰亦是鞭長莫及,是以雄師出征後的戰事便交給公瑾批示便可,賜與他臨機專斷之權,不必事事稟報。”

是以,諸葛亮一向憋著一股勁兒,很有與周瑜一較高低之勢。但是他們之間並冇有衝突,亦不是意氣之爭,而是一種你追我趕的良性合作。

“啊!竟有此事嘿嘿嘿!”諸葛亮驚詫之餘憨但是笑,自但是然地透暴露分歧於以往的神采,臉上瀰漫著冇法粉飾的高興,彷彿眉笑容開,輕舞飛揚。若不是李利劈麵,隻怕他會樂得跳起來。

正因如此,早在李利運營攻取益州之時,便已選定了將來坐鎮益州的人選,這便是他的弟弟李暹。除此以外,不作第二人選。起碼,在天下不決之前,李利不會把益州交給其他文臣武將領受;比及安定天下以後,則另當彆論。

俄然,一陣短促的腳步聲響突破了後院的安好,隨即諸葛亮的身影進入李摯的視野,疾步朝著涼亭走來。

稍作考慮後,李利重新坐下,一邊端起茶盅慢條斯理的品茶。一邊麵帶淺笑隧道:“公瑾對機會的掌控相稱精確,此時出兵恰到好處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”說完話後,李利順手放下茶盅,從諸葛玲手中接過信帛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