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樣是兵分兩路,但現在兩路雄師的領兵主將卻產生了竄改。西路軍本應由周瑜親身統領。現在卻變成了趙雲領軍;東路軍的主將仍然是李暹,而周瑜則甘心為李暹壓陣,帶領三萬步軍跟在李暹身後,隨他一同攻取巴郡。顯而易見的是,周瑜此舉是決計跟在李暹身後,為他保駕護航,確保萬無一失。
有道是,見賢思齊。時下週瑜已經走在了諸葛亮前麵,軍功顯赫,秩同九卿,躋身軍中四大統帥之一,不管是身份職位還是資格聲望,周瑜都在諸葛亮之上。目睹周瑜已然搶先一大步,諸葛亮天然要快馬加鞭,迎頭趕上,不求厥後者居上,起碼也要不落下風,並駕齊驅纔是。
對此,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,即便李利不如許做,他也會建議李利調派親信提領益州。現在看來,能夠貫穿李利企圖的不止他諸葛亮一人,周瑜一樣對此洞若觀火,心領神會。以是,周瑜纔會放棄親身領軍攻取益州的偌大功名,轉而將這份功績拱手讓給李暹、趙雲、馬超和黃忠四人;而他本身則甘心為雄師坐鎮後軍,押送糧草輜重緩緩跟進。
李利聞聲放動手中的竹簡,方纔認識到時候不早了,不知不覺中本身在此已經坐了三個時候。
正因如此,早在李利運營攻取益州之時,便已選定了將來坐鎮益州的人選,這便是他的弟弟李暹。除此以外,不作第二人選。起碼,在天下不決之前,李利不會把益州交給其他文臣武將領受;比及安定天下以後,則另當彆論。
“無妨。”李利悄悄點頭,笑道:“這半年來,為兄每日落拓安閒,卻讓賢弟受累了。”
周瑜此舉與原定作戰打算不符。遵循原定出征打算,周瑜應當帶領主力雄師攻取蜀道,即帶領趙雲、馬超和黃忠三營戰騎經金牛道入川;而李暹則帶領三萬雄鷹衛和兩萬步軍取道米倉。攻取巴郡。
聽到李利的話後,諸葛亮心下瞭然,曉得李利所指的是:周瑜與李暹同在東路軍,領兵六萬經米倉道進軍巴郡之事。
自從益州發作內鬨以後,李方便分開了竹林彆院,重新住進無塵宮正院。
驕陽西沉,晚風輕拂。
“啊!竟有此事嘿嘿嘿!”諸葛亮驚詫之餘憨但是笑,自但是然地透暴露分歧於以往的神采,臉上瀰漫著冇法粉飾的高興,彷彿眉笑容開,輕舞飛揚。若不是李利劈麵,隻怕他會樂得跳起來。
旬日以來,他固然冇有親臨疆場,卻對全部戰局瞭若指掌,對益州局勢洞若觀火,時候存眷著時勢竄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