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玄都深思半晌,說道:“若論境地修為,長輩自是不如前輩,但長輩勝在有諸多前人堆集之經曆,或許能勉強答覆國師的疑問。”

聽得國師如此說,李玄都也不再推讓,道:“不知國師想要問甚麼?”

國師墮入深思當中,說道:“遵循使者所說,武夫和純粹武夫辨彆在於一個前後,一個先煉體再煉氣,一個先煉氣再煉體。其實在多年前,金帳中也有很多使者所說的純粹武夫,氣血暢旺,血肉凝練,食量可駭,就算蒙受重傷,也隻要進食和甜睡便可。在我看來,他們與其說進食,倒不如說在直接接收彆人的生命力來強大本身的生命力,隻是比來這些年來,這類人越來越少,本來是這等原因。”

第七十八章 論道

國師說道:“諸子百家,此中最為顯赫的不過是道家、儒家、法家、墨家、兵家、縱橫家。在我看來,這幾家的分歧之處在於視角。儒家是貴族對待天下,以是儒家誇大一個‘禮’字,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,隻要糧食充沛了才氣曉得禮節,中原種地的百姓也好,草原放牧的牧民也罷,他們的口糧充沛嗎?如果儲存不能包管,那麼還談甚麼禮節?以是儒家不是淺顯人的儒家,是貴族的儒家。而貴族們如何對待天下?儒家賢人又提出了一個‘仁’字,繼而亞聖又加上了一個‘義’字,及至厥後,又有‘理’字和‘心’字,但不管如何說,這些都是對貴族的要求,用你們中原人的話來講,也就是士紳、讀書人一類。”

國師說道:“正因為如此,我們纔要求長生,終究超脫而去。”

李玄都說道:“既然如此,國師又何必為老汗續命?”

李玄都說道:“不過正道祖師也曾提出一個觀點,如果將六合視為一人,那麼以六合元氣為食的煉氣之士,實則就是人體內的寄生小蟲,靠吸人精血為生。蟲子小時,對於人體冇有太大傷害,二者還能共存,可如果蟲子太大,吸血太多,就會影響到人體,人體便會做出反應,滅去體內的蟲子,也就是天劫,以是強大的蟲子在這個時候就要分開人體,便是飛昇。”

李玄都道:“以我們中原的標準來看,國師已經是長生境地,可稱地仙,長輩相距此等境地甚遠,如何能與國師會商?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