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後就是道家了,為甚麼我最喜好道家,因為道家超脫了人的範圍。不管是帝王、貴族、將軍,還是工匠、說客,都在人的範圍,而道家卻能跳出去,難能寶貴。儒家有賢人和亞聖,道家有太上和南華,太上是站在天道的視角去看天下,以是將人道的不敷看得一清二楚,太上說:‘天之道損不足而補不敷,人之道損不敷以奉不足。’天道是甚麼?天道就是日月更替、春去秋來的規律。這句話是甚麼意義呢?天之道是均勻,用多餘的去彌補不敷的,而人道倒是用不敷的去奉侍多餘的,也就是用百姓來奉侍貴族,百姓已經費事,卻還要奉侍充足的貴族,這就是人道。以是人道不能悠長,天道才氣永久。這也是不管儒家如何修修補補,總要天下大亂的啟事,現在中原大亂,何嘗不是天道對於人道的修改。南華在《南華經》中報告過一個故事,大抵意義是說:‘有個國度在蝸牛的左角,名字叫觸氏,有個國度在蝸牛的右角,名字叫蠻氏,正相互為爭奪地盤而兵戈,倒下的屍身數也數不清,追逐打敗的一方花去整整十五天方纔撤兵而回。’如果長生天來看人間紛爭,大魏與觸氏何異?金帳與蠻氏何異?”

“法家很好,老汗非常喜好法家,因為法家是從帝王的視角去對待天下,以是法家和儒家有些類似,它們二者同屬於統治者,又有很大分歧,彆離屬於統治者內部的天子和貴族。中原有外儒內法,儒家倡導的‘禮’是一種端方,而法家倡導的‘法’也是一種端方,法並非某部法典,而是一種有功則賞有過則罰的手腕,以此來貫徹帝王的意誌,以是曆代帝王偏疼法家,法家始終未曾滅亡。”

李玄都說道:“不過正道祖師也曾提出一個觀點,如果將六合視為一人,那麼以六合元氣為食的煉氣之士,實則就是人體內的寄生小蟲,靠吸人精血為生。蟲子小時,對於人體冇有太大傷害,二者還能共存,可如果蟲子太大,吸血太多,就會影響到人體,人體便會做出反應,滅去體內的蟲子,也就是天劫,以是強大的蟲子在這個時候就要分開人體,便是飛昇。”

第七十八章 論道

國師墮入深思當中,說道:“遵循使者所說,武夫和純粹武夫辨彆在於一個前後,一個先煉體再煉氣,一個先煉氣再煉體。其實在多年前,金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