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是法門。先疇昔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。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無有一佛不破五陰而得菩提。皆能覺了。故免岐路 四陰儘服從
唯願如來發宣大慈。為此大眾。腐敗心目。覺得季世統統眾生作將來眼 眼目擺佈之言皆喻心也。心明照瞭如眼之見 二如來答二。一正答所問三。一答妄圖三。一總明二。一顯真覺圓淨
是人則墮定性辟支。諸緣獨倫不轉意者成其朋友。迷佛菩提。亡失知見。是名第十圓覺淴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熟諳陰為圓覺。符妄計為淴心。寂焉不動。非無覺了。故雲湛明。證識覺之圓明。無悲化之妙用。故雲不化圓種。唯識論雲。聲聞畏苦障。緣覺捨生障。是此類也 三結勸弘宣四。一結前斥失
於大眾中反覆白佛。如佛所言。五陰相中。五種虛妄為本想心。我等平常。未蒙如來奧妙開示 問妄圖也。未聞五陰老是妄圖而名有殊
此是疇昔先佛世尊。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闡發微細魔事 覺明即觀慧也 二識即離邪
乃至虛空。皆因妄圖之所生起。斯元本覺妙明真精。妄以產生諸器人間。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不更具敘色之與心三種相續。故雲乃至。虛空有為尚是妄生。豈況有為統統諸法。狂癡故有。故如認影 二反破妄因三。一示無因
識陰若儘。則汝現前諸根互用。從互用中。能入菩薩金剛乾慧 現前根互用者。即前第三漸次證無生忍也。前文已見。從互用中入乾慧者。即此互用便是已入乾慧地也。互用便是安閒位故。如前文雲。返流全一六用不可。乃至統統如來密圓淨妙皆現此中。此人即獲無生法忍。從是漸修。隨所發行。安立聖位。是則名為第三促學習行漸次。斯則始從乾慧終至等覺。俱不離此第三漸次而建立也。今約從總入彆。故雲從互用中入也。言金剛者。以此行人從始至終皆由修習金剛三昧而得成績。故前文雲。是各種地。皆以金剛。察看如幻十種深喻。奢摩他中。用諸如來毗婆舍那。清淨修證漸次深切。或可此約利根之者到乾慧地經心發化遂超因位直入妙覺。故得彆受金剛之號。若鈍根者。隨所發行。更曆諸位。故不得受金剛之名。但稱乾慧耳。若將此位。立在等覺後心。其如前文彼。文雲。如來逆流。如是菩薩順行而至。覺際入交名為等覺。豈可於入交彼更立乾慧地耶。前人迷此。於等覺後更立金剛乾慧一名。誠誤後學。理例俱無。不敢聞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