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如來將罷法座。於師子床。攬七寶幾。回紫金山。再來憑倚。普告大眾及阿難言 此經家敘。佛答阿難七趣已竟。慶喜既默。眾又無辭。合住說法。故雲將罷法座。然禪發境地。非統統智孰能知之。若不與說。末代修行遇此難敵。故再憑幾顯悲深也

汝勖修行欲得菩提。要除三惑。不儘三惑。縱得神通。皆是人間有為服從。風俗不滅。落於魔道。雖欲除妄倍加虛假。如來講為可哀憐者。汝妄自造。非菩提咎。作是說者名為正說。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要除三惑者此正勸也。前雲。三緣斷故三因不生。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等。不儘下明不竭之失。修禪不持戒。是即魔羅業。以妄修於妄。實在不幸湣。汝妄下重指結答以示正邪也。前問雲。此道為複本來自有。為是眾生妄習生起。今結答雲。汝妄自造非菩提咎。即之前句答後問。後句答前問也 大文第七。陳禪那現境者。此之境地。是修行人。由戒定慧漸修有力。內動煩惱。外動魔王。於觀行中五陰漸滅。從粗至細。滅一陰時。有十境地被境激起。或煩惱。或業種。或邪思。或天妖怪神等。現諸異相禪中而發。行人若無多聞聰明。不能發覺。即便取著認非為是先雖修改。返入邪倫。佛哀此等無問而說。然諸經論。明坐禪次亦略說之。微細廣說無過此典。露台止觀。或引禪經說魔境地。亦出少分耳 文二。初如來無問自說三。一如來告語三。初結宿世後

阿難。不竭三業。各各有私。因各各私眾私同分。非無定處。自妄產生。生妄無因無可尋究 殺盜淫三隨人彆造。名各各私。所造攸同。故雲同分。業苦相對必無整齊。故雲定處。即所感處也。既稱為妄。雲何有因。故無尋究。此即結答前文為有定處為複天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之問也 二勸除斷

阿難。是諸天上各各天人。則是凡夫業果酬答。答儘入輪。彼之天王。便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促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四空天人容是業報。彼四天王便是權化。以入大乘首楞嚴定為欲遊戲四禪四空諸禪三昧成佛變亂。問前四禪王亦是權化。通凡夫耶。答四禪天王必兼凡聖。如前文說。五不還天四禪天王獨占欽聞不能知見。此約一分凡夫所說。故知兼二也 二結示

精研七趣。皆是昏沉諸有為相。妄圖受生。妄圖隨業。於妙圓明無作本心。皆如空花。元無所著。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結成虛妄也。精研猶細尋也。妄圖受生七趣果也。妄圖隨業七趣因也。此妄因果皆是無明有為虛相。無實可得。若望圓明如虛空華。本無統統。何根緒而可得耶 二通示業因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