複次阿難。從是有頂色邊沿中。其間複有二種岐路 此標也。有便是色。頂即究竟。色於此住名色邊沿。二岐路者。一出三界路。即轉意人所覆二入無色路。即定性人所履。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。即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。不在此二所履之限。以下自知

從不還天。聖道窮者。如是一類。名不轉意鈍阿羅漢 即從色究竟天。舍厭成績。覺身為礙。銷礙入空者。既不能發明聰明頓斷上惑成無學果轉意向大。即以無漏聖道漸次厭舍。隨定感果。生此四天。受劫數報。方斷有頂地惑成阿羅漢。故名為鈍。言不轉意者。且約對前利根者說。非畢竟不回。已如前說

空色既亡。識心都滅。十方寂然迥無攸往。如是一類名無統統處 空處無色而存空。識處亡空而存識。皆名統統。今此空識俱亡。故雲空色既亡識心都滅。此二句先破三法也。十方下。正明行相。十方者諸法也。所緣色空識心等法一無所存。故雲寂然。所緣既寂能緣不可。故雲迥無攸往。以行人厭患於識三世之識無邊沿多則散能破於定。故舍緣識。轉心依無統統法。心與無統統法呼應。名無統統處定。然今修大乘者多濫此定。但統統無著心無所寄都無一物便是大乘。如頑空無異。而不知。善能了達諸禪境地。斷伏曆然道品次第。如大圓鏡鑒於萬象不差不錯。方是大乘真修禪也 四非非想處

阿難。是十八天。獨行無交。未儘形累。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純是禪定善想所感。無有情慾所對。故雲獨行無交。另有色礙。故雲未儘形累 三無色界。此四無色無業果色。定多慧少。厭下色礙。想無邊空。次厭空處。乃至厭無統統。以非想非非想為究竟涅槃。有此四種分其位次。雖無業果色。然有定果色為識所依。此大乘說實有處所。若俱舍說。無色界無處。由生有四種。依同分及命。令心等相續。餘經說。有無色有情佛邊聽法淚下如雨者。此約大乘有定果說。前文亦說無色界天發願護咒也 文二。初列釋二。一正明感報二。初指轉意不入

阿難。是四空天。身心滅儘。定性現前。無業果色。今後逮終。名無色界 身心滅儘者。色身必儘。其心若儘非儘。妄謂為儘。定性現前者。有定果色。若無此色。四心何依。故知有也 二總結虛妄

阿難。此不還天。彼諸四禪四位天王。獨占欽聞。不能知見。如當代間。郊野深山聖道園地。皆阿羅漢所方丈故。人間粗人所不能見 梵雲阿那含。此雲不還。此天是彼聖所居故。亦名淨居。非同凡夫有漏住故。以定力殊勝依報亦勝。同活著間境地各彆。舉例可知 三總結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