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天下妙見圓澄。更無塵像統統沈垢。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十方天下獨一舍心。照了奧妙。圓遍澄寂。故雲妙見圓澄。塵像慧障也。沈垢定障也。雜修上品。無漏功著。定慧障亡。故能妙見。圓澄十方天下。名善見也 四善現天

阿難。此不還天。彼諸四禪四位天王。獨占欽聞。不能知見。如當代間。郊野深山聖道園地。皆阿羅漢所方丈故。人間粗人所不能見 梵雲阿那含。此雲不還。此天是彼聖所居故。亦名淨居。非同凡夫有漏住故。以定力殊勝依報亦勝。同活著間境地各彆。舉例可知 三總結

阿難。不竭三業。各各有私。因各各私眾私同分。非無定處。自妄產生。生妄無因無可尋究 殺盜淫三隨人彆造。名各各私。所造攸同。故雲同分。業苦相對必無整齊。故雲定處。即所感處也。既稱為妄。雲何有因。故無尋究。此即結答前文為有定處為複天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之問也 二勸除斷

識性不動。以滅窮研。於無儘中發宣儘性。如存不存。若儘非儘。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初二句指所依體。初句雙標。識性者標有細想也。不動者標無粗想也。次句轉釋不動義。前無統統處。猶用心窮研。令不緣識心與無統統法呼應。今此一天。研窮心滅。伏令不動。故雲以滅窮研。於無下正釋行相。是依此識不動之處。故雲於無儘中。辨為非想。故雲發宣儘性。雖見儘而識在。故雲若儘非儘。雖見在而不起。故雲如存不存。由此義故名非想非非想也。此即第六識粗想不起。仍有細分及賴耶流注不息。故約此義以立其名。準俱舍雲。前三無色從如行得名。此有頂地約當體立稱也。行人入此定時。厭患無統統處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。即舍無統統處。緣念非有想非無想之法。心與此法呼應。故雲非有想非無想也 二總辨二類

立即如來將罷法座。於師子床。攬七寶幾。回紫金山。再來憑倚。普告大眾及阿難言 此經家敘。佛答阿難七趣已竟。慶喜既默。眾又無辭。合住說法。故雲將罷法座。然禪發境地。非統統智孰能知之。若不與說。末代修行遇此難敵。故再憑幾顯悲深也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