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是乃至疇昔將來無數劫中。捐軀受身統統風俗。皆現在前。是善男人。皆能憶念得無忘記。名念心住 妄圖若存。陰界為礙。忘失煩惱隨此而生。今既妄滅陰消。過未如一。無遠無近所經未經一念現前。此即疇昔宿命將來天眼明記不失。故名為念 三精進心
乾有其慧。名乾慧地 結名也。此即但有其慧。故前雲純也。既雲隨所發行安立聖位。故約欲枯返流純成聰明未沾果海法流之水。故受此名。此約無生忍中義說故爾。真謂圓融不礙行布。下皆仿此 二十信位二。一躡前總示
心進安然。保持不失。十方如來氣分交代名護法心 寂照促進不動不退。故雲安然。保任護持。令此與佛冥然通合。故雲交代。由保持故名為護法 八迴向心
麵貌如佛。心相亦同。名正心住 統統種智自利利他相用閃現。名為麵貌。無緣慈悲。名之為心。故觀經雲。佛心者大慈悲是。此菩薩分得其用。名之為同 七不退住
既遊道胎。親奉覺胤。如胎已成人相不缺。名便利具足住 以自行化他統統種智具足成績。名流相不缺也 六正心住
從是漸修。隨所發行安立聖位。是則名為第三促學習行漸次 今後第三漸次。隨起何行。隨行附義以立位名。不離前來密圓淨妙境智行也 二明職位不同。夫論職位者。皆是諸佛菩薩親證境地。約斷伏次第發真妙勤奮力淺深。以立位次。起信論雲類似覺隨分覺究竟覺。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。華嚴經智度論。約入大海。辨服從淺深。但遲速有異。分根性利鈍。如涉長途非無裡數。諸大乘經。若說劃一法界。無佛無眾生。則無職位可立。如華嚴經雲。眾生妄彆離。有佛有天下。若了真法性。無佛無天下。楞伽雲。無有佛涅槃。亦無涅槃佛。闊彆覺所覺。又雲。寂滅真如有何漸次。上文雲。妙性圓明。離諸名相。本來無有天下眾生。此等令觀一真法界本來劃一無修無證亦無迷悟。故無職位可立。此顯心真如門也。若依心生滅門。有迷有悟。識然修證不同分歧。且圓頓大乘。無過華嚴涅槃仁王瓔珞大品法華等經。雖明法界劃一無說無示。而菩薩行位整天炳然。故華嚴雲。不為鈍根下劣眾生說於職位。仁王雲。若言越此職位得成佛者。是魔所說。此則異諸外道天魔各自謂得無上覺道不說職位。今顯佛法有不思議功德。曠劫修行。因圓果滿。方稱究竟。又諸經論成登時位多少分歧。仁王五十一名。瓔珞五十二位。華嚴四十一名。大品四十二位。此經五十七位。下文複雲六十聖位。聖說分歧。或開或合。各是一意。若約露台圓教位次對今經者。有同有異。同故地前俱是證位。異故此乾慧心便是第三漸次無生忍中。隨義建立。分歧露台入初住時方證無生忍也 文九 一乾慧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