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難。比方有人以舌舐吻。熟舐令勞。其人若病則有苦味。無病之人微有甜觸。由甜與苦。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。兼舌與勞同是菩提。瞪發勞相 舌根不動喻真。吻喻無明。舐喻真與妄合。勞即念動。念動故境生。如甜苦淡。問甜苦由勞故生。可喻妄境。淡是舌根不動。合喻於真。為何喻境。答元來不動能夠喻真。今以由動故顯不動。既是形待。故成妄矣。以下雲。言妄顯諸真。妄真同二妄。餘如文 二約塵顯無

阿難。比方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。若冷勢多。熱者從冷。若熱功勝。冷者成熱。如是以此合覺之觸。顯於離知。涉勢若成。因於勞觸。兼身與勞同是菩提。瞪發勞相 二手喻真妄。合喻真妄和合。真有不守自性隨緣成根境等。如隨冷熱緣成冷熱手。問二手當中何手喻真。答以勢劣者喻真。思之。餘如文 二約塵辨無

若無來往。亦複無聞 雙結不成聞義也 三結示虛妄

是故當知。覺觸與身俱無處所。即身與觸二俱虛妄。本非人緣非天然性 六意法處三。一發難以征

何故故。若從靜來。動即隨滅。應非聞動。若從動來。靜即隨滅。應無覺靜。若從根生。必無動靜。如是聞體本無自性。若於空出。有聞成性。即非虛空。又空自聞。何乾汝入 先破境生。境有動靜。聞一則不聞一。以隨能生有生滅故。次破根生。不假動靜聞亦無端。後破空生。空如有聞自成於根。又空自聞。豈乾於耳 三結成虛妄

當知是聞非通塞來。非於根出。不於空生通塞根空俱無生處 二破生處

是故當知。鼻入虛妄。本非人緣非天然性 四舌入三。一標其無體二。一舉喻顯妄

若二體者觸誰為在。在能非所。在所非能。不該虛空與汝成觸 破轉救也。初二句牒救總征。若汝救雲。所生雖一。能生自二。雲何令我頭手不異者。此則一體之觸為在那邊。故雲觸誰為在。在能下二句推同前破。前雲若在於手頭則無用等。不該下破空生也。無形之法尚不能生。豈況空無而能成觸 三結示虛妄

阿難。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。天生法例。此法為複即心所生。為當離心彆有方所 意中所緣。三性之法。攝統統儘。自但是然故雲天生。此所緣法。即心離心二俱有過。下文即破 二隨計牒破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