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公既掌天官,不治民。有子曰遷。
大臣宗室以侈糜相高,唯弘用節衣食為百吏先。作平津侯傳記第五十二。
維棄作稷,德盛西伯;武王牧野,實撫天下;幽厲昏亂,既喪酆鎬;陵遲至赧;洛邑不祀。作周本紀第四。
鞅去衛適秦,能明其術,彊霸孝公,後代遵其法。作商君傳記第八。
運籌帷幄當中,製勝於無形,子房戰略其事,無知名,無勇功,圖難於易,為大於細。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。
昔在顓頊,命南正重以司天,北正黎以司地。唐虞之際,紹重黎以後,使複典之,至於夏商,故重黎氏世序六合。其在周,程伯休甫厥後也。當週宣王時,失其守而為司馬氏。司馬氏世典周史。惠襄之間,司馬氏去周適晉。晉中軍隨會奔秦,而司馬氏入少梁。
苞國土,圍大梁,使諸侯斂手而事秦者,魏冉之功。作穰侯傳記第十二。
勇於當敵,仁愛士卒,號令不煩,師徒鄉之。作李將軍傳記第四十九。
七國背叛,蕃屏京師,唯梁為扞;偩愛矜功,幾獲於禍。嘉其能距吳楚,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。
漢既初興,繼嗣不明,迎王踐祚,天下歸心;蠲除肉刑,開通關梁,廣恩博施,厥稱太宗。作孝文字紀第十。
遷生龍門,耕牧國土之陽。年十歲則誦古文。二十而南遊江、淮,上會稽,探禹穴,闚九疑,浮於沅、湘;北涉汶、泗,講業齊、魯之都,觀孔子之遺風,鄉射鄒、嶧;戹困鄱、薛、彭城,過梁、楚以歸。於是遷仕為郎中,奉使西征巴、蜀以南,南略邛、笮、昆明,還報命。
幽厲以後,周室陵夷,諸侯專政,春秋有所不紀;而譜牒經略,五霸更盛衰,欲睹周世相前後之意,作十二諸侯年表第二。
李耳有為自化,清淨自正;韓非揣事情,循埶理。作老子韓非傳記第三。
律居陰而治陽,曆居陽而治陰,律曆更相治,間不容翲忽。五家之文怫異,維太初之元論。作曆書第四。
完子出亡,適齊為援,陰施五世,齊人歌之。成子得政,田和為侯。王建動心,乃遷於共。嘉威、宣能撥亂世而獨宗周,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。
漢既譎謀,禽信於陳;越荊剽輕,乃封弟交為楚王,爰都彭城,以彊淮泗,為漢宗藩。戊溺於邪,禮複紹之。嘉遊輔祖,作楚元王世家二十。
自孔子卒,京師莫崇庠序,唯建元元狩之間,文辭粲如也。作儒林傳記第六十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