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趙塞常山以廣河內,弱楚權,明漢王之信於天下。作張耳陳餘傳記第二十九。
獵儒墨之遺文,明禮義之統紀,絕惠王利端,列往世興衰。作孟子荀卿傳記第十四。
扁鵲言醫,為方者宗,守數奪目;後代循序,弗能易也,而倉公可謂近之矣。作扁鵲倉公傳記第四十五。
畢萬爵魏,卜人知之。及絳戮乾,戎翟和之。文侯慕義,子夏師之。惠王自矜,齊秦攻之。既疑信陵,諸侯罷之。卒亡大梁,王假廝之。嘉武佐晉文申霸道,作魏世家第十四。
維三代尚矣,年紀不成考,蓋取之譜牒舊聞,本於茲,於是略推,作三代世表第一。
維建遇讒,爰及子奢,尚既匡父,伍員奔吳。作伍子胥傳記第六。
維棄作稷,德盛西伯;武王牧野,實撫天下;幽厲昏亂,既喪酆鎬;陵遲至赧;洛邑不祀。作周本紀第四。
收西河、上黨之兵,從至彭城;越之侵掠梁地以苦項羽。作魏豹彭越傳記第三十。
諸侯畔項王,唯齊連子羽城陽,漢得以間遂入彭城。作田儋傳記第三十四。
申、呂肖矣,尚父側微,卒歸西伯,文武是師;功冠群公,繆權於幽;番番黃髮,爰饗營丘。不背柯盟,桓公以昌,九合諸侯,霸功顯彰。田闞爭寵,薑姓解亡。嘉父之謀,作齊太公世家第二。
漢既通使大夏,而西極遠蠻,引領內鄉,欲觀中國。作大宛傳記第六十三。
漢興已來,至於太初百年,諸侯廢立分削,譜紀不明,有司靡踵,彊弱之原雲以世。作漢興已來諸侯年表第五。
維契作商,爰及成湯;太甲居桐,德盛阿衡;武丁得說,乃稱高宗;帝辛湛湎,諸侯不享。作殷本紀第三。
名家苛察繳繞,令人不得反其意,專決於名而失情麵,故曰“令人儉而善失真”。若夫控名責實,參伍不失,此不成不察也。
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,受易於楊何,習道論於黃子。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,湣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,乃論六家之要指曰:
壺遂曰:“孔子之時,上無明君,下不得任用,故作春秋,垂空文以斷禮義,當一王之法。今夫子上遇明天子,下得守職,萬事既具,鹹各序其宜,夫子所論,欲以何明?”
桀、紂失其道而湯、武作,周失其道而春秋作。秦失其政,而陳涉起家,諸侯作難,風起雲蒸,卒亡秦族。天下之端,自涉發難。作陳涉世家第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