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9.第七十四十章[第3頁/共6頁]

蕭懷朔道,“因一已私心私行矯詔,遲誤大事,導致都城淪喪,主君陷於敵手,萬千蒼存亡難。你還真是聰明啊。”

未幾時,外邊便來稟報――江州刺史顧淮遣使者顧景樓前來求見。

他看也不看兩側侍衛,隻安閒上前,向蕭懷朔見禮,“臣顧景樓,奉家父之令,率三千江州後輩前來投奔殿下,聽候殿下調派。”

而比起解釋原委,這奏摺另有更要緊的服從。顧淮平平平淡、欺人太過的說――現在雍州局勢嚴峻,急需有人鎮守以穩定大局,請蕭懷朔遷他為雍州刺史,臨時都督西北軍事。

蕭懷朔麵色卻安靜如常,隻道,“江州也不能亂。令顧淮還是任江州刺史,兼領雍州牧,都督秦、庸、豫、荊四州軍事,不得放西魏一兵一卒過襄陽。”

蕭懷朔悄悄一笑,道,“是啊……”

蕭懷朔倉促卸去鎧甲,隻套上件鶴氅便訪問範皓。師兄弟兩個見過禮,他便聯袂拉著範皓坐下,問道,“教員是如何說的?”

顧景樓已被快意折騰過一回,對上這陣仗,立即便明白這姐弟兩個都不是維摩那等心慈手軟天真天真,再三再四的給人機遇的好少年。

蕭懷朔接了信,並不急著拆開來看,隻昂首問,“教員有甚麼教誨?”

但是,誰叫他生來隻是天子的次子,一日都未曾當過太子?

蕭懷朔便又道,“顧公何故又北上了?”

他再看了一眼蕭懷朔,見他目光略有些鬆動,便又道,“固然如此,若接到先皇的詔令,家父也必然馬上解纜北上。是臣憂愁江州局麵,也擔憂家父的傷勢,私行瞞下了陛下的旨意。”

顧景樓便也厚顏無恥的答道,“臣怕引發曲解,冇令他們渡江。殿下如有調派,臣這就命他們南下――隻是還要殿下派船策應。”

顧景樓見蕭懷朔連動容都未曾,乾脆利落的下了決定,心下也不由佩服這少年的果斷堅毅。

便又問,“臣那三千甲士?”

他也終究多少能體味,為何得知韓信之死,漢高祖“且喜且憐之”了。

那是範融和徐茂一同為他講史時,講到“如韓信者,國士無雙”,不知為何便說到了顧淮身上――這二人竟都不約而同的以顧淮比無雙國士。彼時範融便說,“國士行事,非常人所能知。”徐茂卻大不覺得然,隻答道,“君子喻於義,不為身謀罷了。有甚麼不能瞭解的?”範融便道,“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見利忘義纔是凡人之常情,義無反顧,便是君子之舉了。但是即使是君子,也不免惜羽重名。若死於臭名,縱使大義當前,又有誰能毫不顧慮?故而我說,顧長舟行事,分歧情麵,難以測度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