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會非常昌大,伴隨禮樂歌舞。群臣在膜拜山呼以後,退席分享天子的恩澤。中秋節慈禧太後之前,宮中過中秋節並無特彆之處,普通是在天香亭,偶然在承德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院中,設祭桌。祭品為月華糕及各種時鮮生果。月餅碼成塔狀,上小下大。墊底之餅直徑逾70厘米,上麵裝潢著廣寒宮、月桂圖案,外型精彩。頂端的小月餅天子要賜給//寵//愛的妃嬪,餡心綿軟的敖爾希哈月餅,天子要敬奉給皇太後。大月餅多切碎後分賜給眾臣子。(未完待續。)

到了用飯的時候,由幾十名穿戴劃一的寺人們構成的步隊,抬著大小七張膳桌,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,浩浩大蕩,直奔養心殿而來..

早膳普通有拉拉(黃米飯)、餑餑、年糕等,花腔多至十品到二十品,但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。除夕團聚年飯要於申正(下午4時)在保和殿或乾清宮停止。家宴上備辦的烹調質料主如果滿族傳統食品。

酒菜一擺就是幾十桌、上百桌。名字一概叫某某堂,如福壽堂、同興堂等。

清朝宮廷裡,天子每日有兩頓正餐,即早膳與晚膳,早膳在淩晨6點到8點,晚膳在中午12點到2點。正餐之間,另有小吃,隨時服侍。

另一處纔是專為天子辦事的“大內禦膳房”,位於養心殿側。彆的圓明園、頤和園等禦園內也有“園庭房”。天子出行要帶一個禦膳班子。慈禧一次巡行奉天,置備一列16節的專車,此中有4節就充當臨時禦膳房,車廂內單是灶就備有50座,廚師雜役一二百禦膳房下設五個局:葷局、素局、掛爐局、點心局、飯局。

妃子一級的可享用以下的報酬:“每月小牲口(指雞鴨等)10隻,羊肉15盤,六安茶葉14兩(舊製16兩為1斤,約合公製500克。以下皆同),天池茶葉8兩,每月豬肉9斤,陳粳米1升3合5勺,白麪3斤8兩,白糖3兩,核桃仁1兩,曬乾棗1兩6錢,香油6錢,豆腐1斤8兩,粉鍋渣8兩,甜醬6兩5錢,醋2兩5錢,鮮菜10斤,茄子8個,王瓜(黃瓜)8條。”

都城菜中,最具有特性的要算是烤鴨和涮羊肉。烤鴨是都城的名菜,最早的烤鴨店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十四年(公元1614年)從古都遷來的,申明它源出江南;但都城鴨是野生豢養的良好種類,烤製上又有明爐、燜爐之彆,故都城烤鴨已遠非南京烤鴨所能比。涮羊肉、烤牛肉、烤羊肉原是北方少數民族的食法,遼代墓壁畫中就有世人圍火鍋吃涮羊肉的畫麵。現在,涮羊肉所用的配料豐富多樣,味道鮮美,其製法幾近家喻戶曉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