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仲夏紀第五[第1頁/共4頁]

仲夏

五曰:樂所由來者尚也,必不成廢。有節,有侈,有正,有淫矣。賢者以昌,不肖者以亡。

仲夏行冬令,則雹霰傷穀,門路不通,暴兵來至;行春令,則五穀晚熟,百螣時起,其國乃饑;行秋令,則草木寥落,果實早成,民殃於疫。

樂之有情,譬之若肌膚形體之有情性也。有情性則必有性養矣。寒、溫、勞、逸、饑、飽,此六者非適也。凡養也者,瞻非適而以之適者也。能以久處其適,則發展矣。生也者,其身固靜,感而後知,或使之也。遂而不返,製乎嗜慾;製乎嗜慾無窮,則必失其天矣。且夫嗜慾無窮,則必有貪鄙悖亂之心、淫佚奸滑之事矣。故強者劫弱,眾者暴寡,勇者淩怯,壯者傲幼,今後生矣。

天下承平,萬物安寧。皆化其上,樂乃可成。成樂有具,必節嗜慾。嗜慾不辟,樂乃可務。務樂有術,必由平出。平出於公,公出於道。故惟得道之人,其可與言樂乎!亡國戮民,非無樂也,其樂不樂。溺者非不笑也,罪人非不歌也,狂者非不武也,亂世之樂有似於此。君臣失位,父子失處,佳耦失宜,民人嗟歎,其覺得樂也,若之何哉?

大樂

周文王處岐,諸侯去殷三淫而翼文王。散宜生曰:“殷可伐也。”文王弗許。周公旦乃作詩曰:“文王在上,於昭於天。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”以繩文王之德。武王即位,以六師伐殷。六師未至,以銳兵克之於牧野。歸,乃薦俘馘於京太室,乃命周公為作《大武》。

禹立,勤奮天下,日夜不懈。通大川,決梗阻,鑿龍門,降通漻水以導河,疏三江五湖,注之東海,以利黔黎。於是命皋陶作為《夏籥》九成,以昭其功。

是月也,命樂工修鞀鞞鼓,均琴瑟管簫,執乾鏚戈羽,調竽笙塤篪,飭鍾磬柷敔。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原,大雩帝,用盛樂。乃命百縣雩祭奠百辟卿士無益於民者,以祈穀實。農乃登黍。

夫樂有適,心亦有適。人之情:欲壽而惡夭,欲安而惡危,欲榮而惡辱,欲逸而惡勞。四欲得,四惡除,則心適矣。四欲之得也,在於勝理。勝理以治身,則生全以;生全則壽長矣。勝理以治國,則法立;法立則天下服矣。故適心之務在於勝理。

古樂

大樂,君臣、父子、長少之所歡樂而說也。歡樂生於平,平生於道。道也者,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不成為狀。有知不見之見、不聞之聞、無狀之狀者,則幾於知之矣。道也者,至精也,不成為形,不成為名,強為之,謂之太一。故一也者製令,兩也者從聽。先聖擇兩法一,是以知萬物之情。故能以一聽政者,樂君臣,和遠近,說黔黎,合宗親;能以一治其身者,免於災,終其壽,全其天;能以一治其國者,奸邪去,賢者至,成大化;能以一治天下者,寒暑適,風雨時,為賢人。故知一則明,明兩則狂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