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仲春紀第二[第3頁/共4頁]

賢不肖不成以不相分,若命之不成易,若美惡之不成移。桀、紂貴為天子,富有天下,能儘害天下之民,而不能得賢名之。關龍逢、王子比乾能以方法之死爭其上之過,而不能與之賢名。名固不成以相分,必由其理。

大寒既至,民暖是利;大熱在上,民清是走。是故民無常處,見利之聚,無之去。欲為天子,民之所走,不成不察。今之世,至寒矣,至熱矣,而民無走者,取則行鈞也。欲為天子,以是示民,不成不異也。行不異亂,雖信令,民猶無走。民無走,則王者廢矣,暴君幸矣,民絕望矣。故當今之世,有仁人在焉,不成而不此務;有賢主,不成而不此事。

是月也,玄鳥至,至之日,以太牢祀於高衤某。天子親往,後妃率九嬪禦,乃禮天子所禦,帶以弓韣,授以弓矢,於高衤某之前。

是月也,祀不消犠牲,用圭璧,更皮幣。

五曰:由其道,功名之不成得逃,猶表之與影,若呼之與響。善釣者,出魚乎十仞之下,餌香也;善弋者,下鳥乎百仞之上,弓良也;善為君者,蠻夷反舌殊俗異習皆服之,德厚也。水泉深則魚鱉歸之,樹木盛則飛鳥歸之,庶草茂則禽獸歸之,人主賢則豪傑歸之。故聖王不務歸之者,而務其以是歸。

二曰:賢人深慮天下,莫貴於生。夫耳目鼻口,生之役也。耳雖欲聲,目雖欲色,鼻雖欲芬香,口雖欲滋味,害於生則止。在四官者不欲,利於生者則弗為。由此觀之,耳目鼻口不得擅行,必有所製。譬之若官職,不得擅為,必有所製。此貴生之術也。

是月也,日夜分,雷乃發聲,始電。蟄蟲鹹動,開戶始出,先雷三日,奮鐸以令於兆民曰:“雷且發聲,有不戒其容止者,生子不備,必有凶災。”日夜分,則同度量,鈞衡石,角鬥桶,正權概。

是月也,無竭川澤,無漉陂池,無焚山林。天子乃獻羔開冰,先薦寢廟。上丁,命樂正入舞舍采,天子乃率三公、九卿、諸侯,親往視之。中丁,又命樂正入學習樂。

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,令人以幣先焉。顏闔守閭,鹿布之衣,而自飯牛。魯君之使者至,顏闔自對之。使者曰:“此顏闔之家邪?”顏闔對曰:“此闔之家也。”使者致幣,顏闔對曰:“恐聽繆而遺使者罪,不若審之。”使者還反審之,複來求之,則不得已。故若顏闔者,非惡繁華也,由重生惡之也。世之人主多以繁華驕得道之人,其不相知,豈不悲哉?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