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月也,無竭川澤,無漉陂池,無焚山林。天子乃獻羔開冰,先薦寢廟。上丁,命樂正入舞舍采,天子乃率三公、九卿、諸侯,親往視之。中丁,又命樂正入學習樂。
四曰:墨子見染素絲者而歎曰:“染於蒼則蒼,染於黃則黃,以是入者變,其色亦變,五入而覺得五色矣。”故染不成不慎也。
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,令人以幣先焉。顏闔守閭,鹿布之衣,而自飯牛。魯君之使者至,顏闔自對之。使者曰:“此顏闔之家邪?”顏闔對曰:“此闔之家也。”使者致幣,顏闔對曰:“恐聽繆而遺使者罪,不若審之。”使者還反審之,複來求之,則不得已。故若顏闔者,非惡繁華也,由重生惡之也。世之人主多以繁華驕得道之人,其不相知,豈不悲哉?
世人之事君者,皆以孫叔敖之遇荊莊王為幸。自有道者論之則不然,此荊國之幸。荊莊王好周遊田獵,馳騁弋射,歡樂無遺,儘傅其境內之勞與諸侯之憂於孫叔敖。孫叔敖日夜不息,不得以便生為故,故使莊王功跡著乎竹帛,傳乎後代。
當染
是月也,日夜分,雷乃發聲,始電。蟄蟲鹹動,開戶始出,先雷三日,奮鐸以令於兆民曰:“雷且發聲,有不戒其容止者,生子不備,必有凶災。”日夜分,則同度量,鈞衡石,角鬥桶,正權概。
貴生
凡賢人之行動也,必察其以是之與其所覺得。今有人於此,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所用重,所要輕也。夫生,豈特隨侯珠之重也哉!
越人三世殺其君,王子搜患之,逃乎丹穴。越國無君,求王子搜而不得,從之丹穴。王子搜不肯出。越人薰之以艾,乘之以王輿。王子搜援綏登車,仰天而呼曰:“君乎!獨不成以舍我乎?”王子搜非惡為君也,惡為君之患也。若王子搜者,可謂不以國傷其生矣。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為君也。
三曰: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。欲有情,情有節。賢人修節以止欲,故不過行其情也。故耳之慾五聲,目之慾五色,口之慾五味,情也。此三者,貴賤、愚智、賢不肖欲之若一,雖神農、黃帝,其與桀、紂同。賢人之以是異者,得其情也。由貴活潑,則得其情矣;不由貴活潑,則失其情矣。此二者,死生存亡之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