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孟冬紀第十[第1頁/共5頁]

作者:呂不韋

三曰:世之為丘壟也,其高大若山,其樹之若林,其設闕庭、為宮室、造賓阼也若都邑。以此觀世示富則可矣,以此為死則不成也。夫死,其視萬歲猶一瞬也。人之壽,久之不過百,中壽不過六十。以百與六十為無窮者之慮,其情必不相稱矣。以無窮為死者之慮,則得之矣。今有人於此,為石銘置之壟上,曰:“此此中之物,具珠玉、玩好、財物、寶器甚多,不成不抇,抇之必大富,世世乘車食肉。”人必相與笑之,覺得大惑。世之厚葬也,有似於此。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國也;無不亡之國者,是無不抇之墓也。以耳目所聞見,齊、荊、燕嘗亡矣,宋、中山已亡矣,趙、魏、韓皆亡矣,其皆故國矣。自此以上者,亡國不成勝數,是故大墓無不抇也。而世皆爭為之,豈不悲哉?

節喪

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,兒子必取摶黍矣;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,鄙人必取百金矣;以和氏之璧、品德之至言以示賢者,賢者必取至言矣。其知彌精,其所取彌精;其知彌粗,其所取彌粗。

是月也,以立冬。先立冬三日,太史謁之天子曰:“某日立冬,大德在水。”天子乃齋。立冬之日,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,以迎冬於北郊。還,乃賞死事,恤孤寡。

是月也,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,無或敢侵削眾庶兆民,覺得天子取怨於下,其有若此者,行罪無赦。

是月也,大飲蒸,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。大割,祠於公社及門閭,饗先祖五祀,勞農夫以歇息之。天子乃命將率講武,肄射禦、角力。

周文王令人抇池,得死人之骸。吏以聞於文王,文王曰:“更葬之。”吏曰:“此無主矣。”文王曰:“有天下者,天下之主也;有一國者,一國之主也。今我非其主也?”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。天下聞之曰:“文王賢矣!澤及髊骨,又況於人乎?”或得寶以危其國,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,故賢人於物也無不材。

古之人有藏於廣野深山而安者矣,非珠玉國寶之謂也,葬不成不藏也。葬淺則狐狸抇之,深則及於水泉。故凡葬必於高陵之上,以避狐狸之患、水泉之濕。此則善矣,而忘奸邪、盜賊、寇亂之難,豈不惑哉?譬之若瞽師之避柱也,避柱而疾觸杙也。狐狸、水泉、奸邪、盜賊、寇亂之患,此杙之大者也。慈親孝子避之者,得葬之情矣。善棺槨,以是避螻蟻蛇蟲也。當代俗大亂,之主愈侈其葬,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,生者以相矜尚也。侈糜者覺得榮,儉仆者覺得陋,不以便死為故,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務。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。父雖死,孝子之重之不怠;子雖死,慈親之愛之不懈。夫葬所愛所重,而以生者之所甚欲,其以安之也,若之何哉?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