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而賜位特進,見禮如三公。薊王又尊太皇詔命,改國醫館為薊太醫寺。
彆慌,又謂“有始有終”。彼蒼降下的災異,隻需應對恰當,終歸皆可消弭。
文武百官,彈冠相慶。
竇太皇問賈詡:薊王臨朝,臘賜是否與薊國比同。
雲鬢花顏金步搖,芙蓉帳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今後君王不早朝。
賈詡答曰:自當如此。
薊國風景,源源不竭。百官舉傢俱歡顏。
然百姓卻趨之若鶩,足見民氣向背。
所謂利慾薰心,見利忘義。久居京畿,耳濡目染。健忘遂成必定。天下權貴,皆奔關中。唯有流民,拖家帶口,北上薊國。如此看來,薊王任重道遠。
不出三日,一藥難求。
無煙石炭之服從,遠非薪炭可比。且開采運輸皆便當。本來隻用來高爐冶煉,無煙石炭取暖,雖不敢斷言乃薊王初創,然倒是薊王發揚光大無疑。薪炭多用於暖手香爐、三餐炙烤,諸如此類。
磨礱浸灌,玉潤珠圓。
得薊王承諾,二老竟伏地行大禮,口呼:王上厚恩,無覺得報。
唯有萬石三公,方能領受的九九歸原,亦提早發表。乃是國醫館華大夫嘔心瀝血,親手調配之『九九歸原丹』。補氣通絡,明目健耳,延年益壽。傳聞,服此丹數日,竟一夜風騷,重拾人倫。家中美妾,久旱逢甘霖,悲喜兩重天。此中滋味,可想而知。
不得已。唯有約按光陰,入園赴太後宴。
西園宮妃,皆先帝枕邊人。因無子嗣,而被送往文園守陵。後得太後赦免回宮,感激涕零。今函園高低一心,同仇敵愾,見縫插針,潑水不進。
“太後……非常人也。”劉備無可何如。
臘日尚早。然朝堂表裡,早已民氣浮動。百官日思夜想,偶然政事。少帝無法求問。薊王答曰:臘賜之物,可分批發放,覺得鼓勵。
本覺得家國事大。豈料竟為床笫之私。這有何難?藥斷不會斷。
此事,難不成,比家國還大?
薊國高薪養廉。春臘二賜,何其豐富。時人,有目共睹。“八珍八寶,八饈八饌”,年年皆有新品出列。薊國受儀軌所限,尚無萬石顯官。今入朝順俗,萬石之上,另有九九歸原。
本來居於洛陽內城,與薊王若即若離,決計保持間隔的太尉張溫、司徒崔烈,顧不得很多,當即登船拜見。
薊國富甲天下。函園彙八方旅人,貲庫聚海內來財。鄙諺謂,財能通神。“薊王無難事”,百官終深有體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