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破羌將軍外,如車騎將軍,亦不常設。戰時拜授,戰後收回。
陰平,又稱陰平道,簡稱“陰平”。位於益州刺史部下轄,廣漢屬國境內。安帝永初二年(108年),分陰平道、甸氐道、剛氐道置廣漢屬國,治陰平。
在涼州山川地形圖左下角,終究得見。
亦有分歧。如西域都護府將兵長史杜畿,本應與輔漢大將軍幕府長史蓋勳平級。然因西域遠距漢土,任務嚴峻,性子特彆,故杜畿品秩為二千石,蓋勳則為千石。
遵循馬騰此戰之功績。平羌後,或為騎都尉,封列候。略有整齊,卻也大抵如此了。
君臣之間,莫逆於心。皆為天下萬民計,何必多言。亦不必做小女兒姿勢。再延大漢鼎祚,捨我其誰。
“馬騰拜見主公!”這便五體投地。
今劉備表其為護氐校尉,封列候。自把穩甘甘心。
“陰平。”劉備卻非常陌生:“又在那邊?”
如前所說。破羌將軍,並非常設。待戰事畢,名號便會收回。朝堂當酌情另封。如此列,馬騰軍職,戰後亦會收回。朝廷或另封常設之職。若常設職務,品秩稍低,則會用爵位補足。
“益州治那邊?”
“駕——”眾騎紛繁追去。
劉備亦直言相告:“洛陽傳訊,陛下已詔命尚書檯,仿效護羌校尉,增設護氐校尉一職。持節領護十三氐道。孤成心表壽成領此職。不知壽成,意下如何?”
李儒眸中精光一閃:“取圖來!”
“世人皆說,大將軍善治城營國。本日所見,方知怎叫一個了得。”便有麾下言道。
語出薊王之口,焉能有假。
如上所說。馬騰的偏將軍一職,實則附屬於“破羌將軍”。偏將軍位高於校尉,秩二千石,銀印青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