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出薊王之口,焉能有假。
偏將軍,始於春秋。乃將軍中職位較低者。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,無定員。然卻有附屬。現在漢不設西域都護,隻設西域將兵長史。究竟上,從上下級附屬而言,“將兵長史”便是西域都護府之初級屬官。品秩可比大將軍幕府長史一職。
如上所說。馬騰的偏將軍一職,實則附屬於“破羌將軍”。偏將軍位高於校尉,秩二千石,銀印青綬。
劉備亦喜,遂離席攙扶:“壽成速起。”
今劉備表其為護氐校尉,封列候。自把穩甘甘心。
來著不是旁人,恰是偏將軍馬騰。
“謝大將軍保舉之恩。”馬騰再拜。
朝堂,並非單單封一個“偏將軍”的獨立建製給馬騰。
如“破羌偏將軍”,可另封“護羌校尉”,再賜列候爵。若另有軍功,則酌情賜為都亭侯,食二百戶。或都鄉侯,食五百戶。爵位凹凸,據所建功勞而定,不一而足。
亦有分歧。如西域都護府將兵長史杜畿,本應與輔漢大將軍幕府長史蓋勳平級。然因西域遠距漢土,任務嚴峻,性子特彆,故杜畿品秩為二千石,蓋勳則為千石。
劉備悄悄點頭:“數年前,有‘著匈奴衣胡’抄掠十萬北地先零羌婦孺,販入薊國。有扶風茂陵母子二人,去北地尋巫祝驅鬼,半路一併被劫。展轉到達薊國,今已安居樓桑。少年名叫馬超,又喚做‘馬駒兒’。你可識得?”
“益州治那邊?”
“陰平。”劉備卻非常陌生:“又在那邊?”
遵循馬騰此戰之功績。平羌後,或為騎都尉,封列候。略有整齊,卻也大抵如此了。
武都郡,下辯城外,都亭。
“臣,領命。”李儒等人肅容下拜。
廊前脫靴釋刀,輕身入殿,拜在殿前:“末將拜見輔漢大將軍。”
“母、子皆好。馬超拜學壇大儒為師,很有精進。”劉備安撫道。
“駕——”眾騎紛繁追去。
竟不是成都……
“武都氐人,多白馬羌。白馬今已為主公所用,不再為患。然巴蜀氐人,卻未曾歸順。依臣之見,當治陰平。”馬騰果有目光。
“恰是獨子!”馬騰幾乎落淚。一向不知老婆下落,難以放心。不料本日喜從天降,加官覓子,分身其美!
卻不知。本該徑直前去大震關的女巫,為何繞行武都,且經停此地。
馬騰拭淚下拜:“謝王上保百口小之義,提攜末將之恩!恩德重如泰山。馬騰無覺得報,此生便跟隨大將軍,刀山火海,萬死不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