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逢董重載譽而歸,朝中表裡很有積勢。董太後表情極佳。這便與竇太後同赴上林苑。
竇太後心領神會:“大漢太後竇妙。”
董太後本已有所警悟。然見竇太後神采淡然,全然不在乎。這便覺悟。正如竇太後先前所言,舉族被戮,隻剩孤家寡人。此生無牽無掛,無慾無求。
“遵循古法,並無廢長立幼之說。”竇太後悄悄點頭。此乃“嫡長擔當製”,語出《春秋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。作為當朝太後,竇妙自當曉得。
“妙極!”董太後撫掌而笑:“mm可願與我歃血締盟。”
見竇太後風華鼎盛,本身卻韶華將老,董太後不由有感而發:“初來洛陽時,我亦與mm此時普通年紀。轉眼已過十五載。時至本日,方知這大漢深宮的各式滋味。”
上承夏朝“樂舞”、周朝“散樂”、下啟魏晉及各代“戲曲”、“舞樂”、“雜技”。
董太後永壽三年(157年)生陛下時,亦不過二八韶華。故論年紀,董太後約莫長竇太後八歲,為姐。竇太後,天然為妹。
竇太後亦有感:“正如此人生百戲。”
如前所說,董太後乃“永樂太後”。而竇太後,纔是如假包換的“太後”。
“正因如此,皇太子之位,才久而未決。”董太後終究道出隱蔽:“若陛下欲立次子為皇太子。mm可願助我一臂之力?”
“全憑姐姐做主。”竇太後欣然點頭。並無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