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民風通義》:“蒲月有落梅風,江淮覺得信風。”“落梅風”,即梅雨季候後,呈現的東南季風。因定時而至,來而有信,故稱為“信風”。
有風必有帆。
殿中百官,不由精力一振。薊國五尹,終聞聲落地。
換言之。若非五胡亂華,鼎祚不繼。漢人將先於天下一千餘年,開啟大帆海期間。
“今,並高陽、鄚縣、文安三縣,為薊南郡;並北新城、範陽、易縣三縣,為薊西郡;並方城、安次、臨泃三縣,為薊北郡;泉州縣併入薊都治下;再並藪中六縣為薊東二郡:西藪,京沚、雍陽、長蘆三縣設藪西郡,東藪,渠陽、鮑陽、長汀三縣置藪東郡。”
輪船未呈現前,船舶多為槳、櫓等人力,或借風力驅動。
“換言之,將不設薊東尹一職。”酈城令郭芝,起家試言道。
薊國水暖水洗水林等,衛生設施齊備。國醫館培養的良醫,遍及各城醫館、藥肆。家家戶戶皆辟有藥圃,湯藥儲備亦稱充足。傑出的居住環境及餬口風俗,充足的藥品和醫護職員。另有至上而下的謹防死守,讓曆次瘟疫皆未成大害。
薊都尹婁圭,心領神會:“主公之意,設薊東尹統領藪中六縣,並主西藪三縣之政。另設副貳之守,主東藪三縣之政。”
客歲凜冬,渤海冰層深厚。融冰需比長年晚二十餘日。泉州港或到春分時,方能解凍。
“恰是此意。”劉備言道:“藪西郡守,稱薊東尹。藪東郡守,稱藪東(太)守。”
然中原卻無仆從排槳帆船,大行其道之記錄。究其啟事,撤除漢朝並無多少真正意義上的仆從外。更因漢人海船,早已利用季風帆海。
時不但有“四帆船”。駛往印度洋的遠洋航路上,乃至另有“七帆船”。
大亂以後,必有大饑。大饑以後,必有大疫。
立春之日,又發春賜。提振吏治,為一年之始。薊國高低,喜氣洋洋。
萬幸,濟州港、釜山港,職員、物料,已送足備。整整一個夏季,皆在大張旗鼓、熱火朝天的修造當中。
大饑之以是緊跟大疫。撤除常百口死絕,無人收屍外。饑不擇食,吃下很多臟物,亦是疫病之源。因而,感染源亦分兩種:腐臭的死屍,以及得病的人群、植物。
想必新設四尹,品秩當與薊都尹婁圭比同。薊國終見二千石太守。
如時下正流行地中海沿岸的大型仆從排槳帆船,便是如此。
麒麟降世,讓明輪代替排槳,成為又一助力。薊國新式三千石大舡,撤除可九十度伸開的鸞翼帆外,排設八輪,計十六明輪驅動。加上帆船助力,其迅捷,遠非時下“七帆船”可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