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,倭國已傳入水稻栽種及利用鐵器。倭人蒔植禾稻、苧麻,養蠶桑,緝麻線,製絲錦、縑絹。兵器多用鐵鏃木弓。“國國有市”。
即便盛唐,島上倭人,仍身披“吳服”。足見漢化影響至深。
“陛下明見。”黃門令左豐伏地媚笑:“邪馬台,乃‘倭島諸國’中,一大國。倭國乃大漢藩屬,然京都路遠,事急從權。故邪馬台國使,渡海向薊王哭訴。薊王……”
“我主返國時,陛下加賜黃鉞,授以‘撻伐之權’。今,邪馬台國使,渡海來求。我主,自當義不容辭。然慮及邪馬台國,乃倭國所屬,為諸國之一。藩國之事,不宜轟動洛陽朝堂。且距薊國比來,故由我主出麵補救,合法適合。”
陛下欣然點頭:“知我者,薊王也。”
“中元二年(57年),有倭使遠渡重洋,赴京朝拜。言,願臣服大漢,永為藩屏。並求賜國名。光武問計百官,遂賜“倭國”之名。並向倭人‘賜以印綬(漢委奴國王金印)’,又封其王為‘倭奴王’。至此,倭國世為漢藩。今,藩國來乞,我大漢又豈能置之不睬。”
“喏。”張讓諂笑應諾。
黃門令前腳剛走,密信已同出西邸。
長秋宮。
張讓賠笑:“待事了,邪馬台女王,必遣使朝拜。揚我大漢聲望。”
何後又問:“三韓如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