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非也。”劉備點頭。

“拜見王上。”二人入殿施禮。

劉備笑問:“貴使因何會說漢話?”

“倭國與我朝早有來往。光武時,曾賜倭國使者金印。邪馬台國,先帝年間,便經常來往樂浪諸郡。因方術流行,先秦至兩漢,常有方士乘船出海,尋外洋仙山,求不老藥。便有方士,到達倭國。久而久之,秦風漢儀,倭國亦有儲存。”崔鈞言道。

竟口出漢話。

話說。劉備此次征討三韓,本不必捨近求遠。

劉備悄悄點頭:“邪馬台國,國力如何?”

隻需等來朝廷敕命,公孫度便可領兵到差。守樂浪郡。

“敢不從命。”田韶亦拜。

“多年未見,升濟大誌尚在否?”劉備笑看公孫度。

先前不過來往三韓。何曾見過如此人、物。

“統統安好。”田韶對曰。季子田驊,乃薊國宿吏。官拜上計丞,秩千石,兼領王宮行人。

劉備已有人選:“自是‘天下公孫’。”

“本來如此。”劉備欣然點頭。中原應無“梯”姓。換言之,此人馳名無姓。“梯秀”亦或是音譯。

大漢營軍,諸如遼東屬國扶黎營、幽州漁陽營,營中將官,與薊國多有來往。經常采辦糧草、兵甲,家人或在薊國經商,後輩或入薊國太學,不一而足。與二位國相,非常熟絡。更何況薊王假節、加黃鉞,代主撻伐。隻需一道王令,便可調往半島參戰。

“免禮,賜座。”劉備溫暖一笑。

“謝王上。”公孫度大喜下拜。

“傳聞。邪馬台,乃倭人強國。然自先帝以來,海內撻伐不休,戰亂不竭。女主卑彌呼,亦或即位不久。或傳,島上諸國間,亦相互對峙,斷難共存。此來,必有所求。”崔鈞又道。

“喏。”

“喏。”崔鈞領命。

“扶餘老王尉仇台,與我乃是故交。”公孫度答曰:“尉仇台為王子時,曾出使洛陽。後即位為王,曾數次出兵,馳救漢郡。年老卻有大智。此去樂浪,當說扶餘王,借兵南下。”

豪商田韶,在白湖有水榭。早已舉家遷入薊國。乃薊王禦用販子之一。單單發賣“鹽漬木”一項,便成钜富。有船一萬丈。薊國千裡國土,城池督造從未停歇。可想而知。所謂“富而貴之”。田韶亦有“(呂)不韋之心”。

二千石官,作價二千萬錢。

話音未落,左國相崔鈞便已貫穿:“但是白馬公孫。”

“家中可好?”劉備先問家事。

送走二人,右國相耿雍又問道:“敢問主公。公孫度既仕樂浪,遼東太守,又當委與何人?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