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倭國與我朝早有來往。光武時,曾賜倭國使者金印。邪馬台國,先帝年間,便經常來往樂浪諸郡。因方術流行,先秦至兩漢,常有方士乘船出海,尋外洋仙山,求不老藥。便有方士,到達倭國。久而久之,秦風漢儀,倭國亦有儲存。”崔鈞言道。

二千石官,作價二千萬錢。

“甚好。”劉備又問:“二選其一。升濟願守何地。”

劉備已有人選:“自是‘天下公孫’。”

先前不過來往三韓。何曾見過如此人、物。

公孫瓚乃劉備同門老友。今為度遼將軍,統度遼大營。手中有五千兵馬。此中私兵,不下三千。同為二千石官。猜想遼東太守一職,更具吸引力。亂世將至,地盤纔是重中之重。

劉備又問:“貴使所為何來?”

“儘取三韓之地乎?”公孫度再問。

以陛下之奪目,定能一眼窺破。然,窺破不即是說破。隻需“修宮錢”到位,陛下自當樂見其成。待價而沽,價高者得。

“知我者,國相也。”劉備撫掌而笑。

右國相耿雍代主問道:“中間既為遼東豪雄,何故退隱樂浪。”

邪馬台國使,伏地施禮:“下臣梯秀,拜見大王。”

天下公孫皆一家。得薊王舉薦,公孫度結好田韶,時有“複起之心”。何如薊王久不就國,報效無門。本日,終得薊王相召,二人倉猝趕來相見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