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萬雄師。”董侯略顯惶恐。
然自桓靈以來。奸佞當道,朝政日非。士大夫多以清議,批駁人物、擺佈言論、抨擊時政,與寺人鬥爭:“主荒政繆,國命委於閹寺,士子羞與為伍,故匹夫抗憤,處士橫議,遂乃激立名聲,相互題拂,品核公卿,裁量在朝,婞直之風,於斯行矣。”遂被寺人及翅膀詬病,“上議在朝,下譏卿士”,“危言覆論”。起前後二次“黨錮之禍”。因言開罪,“破族屠身”,望風而逃者,不計其數。
“‘是以人主處匡床之上,聽絲竹之聲,而天下治。’”酒不過三巡,張儉捧杯笑道:“徹夜,我等便‘處匡床’論‘天下治’。”
“張公何事?”董重笑問。
見董侯並百官,滿懷苦衷,深思不語。
豫州轄潁川、汝南二郡,梁、沛、陳、魯四國,縣九十又七。
“臣等,服從。”三公九卿,齊聲下拜。
平樂華館,枝燈高懸,堆光如晝。能受邀與會,皆是京師名流,太學名流。亦或是與黨魁張儉,同朝為官,同為黨人。
以黨魁為首,再興清議。
“老臣竊覺得,無妨一試。”王允答曰。
“許亦有,五萬之數。”馬日磾謹慎作答。
窺一州而知全貌。
絲竹之音,靡靡之樂。席間觥籌交叉,歌舞昇平,莫過如此。
“回稟陛下,淮泗八國,聯軍五萬。正水陸並進,齊奔虎牢。”太尉馬日磾答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