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遣使甄都,亦有側重。
“祖宗保佑!”王太後喜極。
綰貴妃喜道:“夫君書言,若為公主,當名‘姞’。”
王後產子,乃宮中甲等大事。薊王家書,常常問及。萬裡心牽。
“無妨。”太師笑道:“如君侯所言。長塗二龍,乃漢室宗親,‘皆有雋才’。猜想,曹太保,足可放心。”
“曹太保,又當如何?”不料天子竟以親信之事相問。
“臣,竊覺得。太保必不敢逆。”董重咬牙答曰。
凡是得王太師首肯。曹太保亦有求必應。
薊王都,北宮鳳凰殿前。宮妃齊聚。便是二宮太皇,三王太後,亦聖駕親臨。
“既出薊王門下,皇甫必有過人之處。”董侯欣然言道。
“太師,明見。”司州彆駕刁韙佩服。
更有甚者。劉繇又親遣屬吏,入車騎大將軍董重府。請董重代為進言。
正因與會世人,皆出王黨徒眾。故太師亦不見外。
“‘賢人何故不成欺也?曰:賢人以己度人者也。’”天子出口成章:“‘以心度心,以情度情,以類度類,古今一也。’”
無有例外。
“聞皇甫義真宗子,乃出薊王門下。”天子隨口一問。
董重一口氣泄,驀地癱坐榻上:“非我讒言惑主。實乃天子…不欲!”
便在司州彆駕刁韙,進謁太師府前。後將軍領青州牧劉岱,亦遣使入京。為曹太保座上賓。
不愧外戚出身。董重一段話,舉重若輕。將安寧皇甫氏,高低枝屬,並與薊王乾係,悉數道明。
“恰是。”董重照實相告:“廷尉宗子皇甫直、從子皇甫酈,今皆為閤命令史。主閤下威儀事,統閤下流徼。先前,薊王聘涼州三明之皇甫規,霜妻馬氏為朱紫(妃)。若以此論,薊王猶長槐裡侯皇甫嵩一輩。”
王太後,金口玉言。
董重感同身受,躬身作答:“臣,以己度之。許,太保不欲。”
“嗬嗬……”少年天子,含笑發聲:“朕又何嘗不是。”
少時,長姐守前堂,甯姐姐守後院。三墩母子,方能得安。
既已言明來意。太師這便落杯相問:“諸位,覺得如何?”
少頃,便有太醫,出殿來報:“王後娩懷(安產),母女安然。”
司州兵事既定。天子忽問:“不返舊都,可乎?”
董重謹慎作答:“薊王上表,修造京師離宮苑囿,安設北天竺諸國。臣,竊覺得。薊王當有遷回舊都之意。畢竟,東遷都甄,乃權宜之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