啪嗒。
劉備領雄師今後處南下,渡河後入直道,經上郡,可一起到達長安。
“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為漢土。”
論治政,崔尚書自當首屈一指。
戍邊士吏亦分屯在烽堠當中。堠有堠長,燧有隧長,各領其事。
“這位便是呂家後生,名布,字奉先。”
張飛環眼一蹬:“且聽清楚,是俺家大哥要入亭安息,又不是讓你將一萬兵車裝出來。”
白痰正中道上礫石。騎士隨即勒寢兵馬。
遙見赤鹿焰角,三足踆烏旗號,知是薊王領兵路過。舍中屬吏紛繁出門恭迎。鎮靜之情,溢於言表。守備邊隘,整日提心吊膽,大半光陰與胡人胡攪蠻纏,還時不時身受勒迫白眼。不就是闊彆故鄉,無人撐腰麼。
“諸位依令行事,不日兵發入關,蕩平關西!”李儒羽扇一指。
“能翻山越嶺,到達西域。這支大秦使團必有過人之處。入住使館區,不免與各國使節會麵,有無馬腳,日久便知。”戲誌才又道。
“太初三年,漢使光祿徐自為為出五原塞數百裡,遠者千餘裡,築城障列亭至盧朐。”先人把光祿勳徐自為,自五原塞所築長城,稱為“塞外列城”。
出薊國西行,沿途民生越顯凋敝。待到了五原郡,成片的農田幾近不見。官道兩旁,竟長滿荒草,沿途城池更殘破不堪。偶有一兩戶人家在齊腰高的荒草中辟出的地步,亦病懨懨,難覓盛茂。
關羽亦縱頓時前,與張飛並駕齊驅。史渙已領繡衣吏先行入內。令一萬輛構造馬車當場歇息,兵士上馬,活動筋骨。幕府五校亦跟從劉備入舍中安息。
劉備聞聲轉頭。隻見一昂然大漢,披麻帶孝,跪地謝禮。
“呔,輔漢大將軍入亭安息,前麵帶路。”頭頂一聲好天轟隆。
“河水又東流,石門水南注之,水出石門山。”“北出石門障。即此山也。”石門障位於石門山中,石門水穿山而過,注入大河。
“喏!”便有屬吏前去安排。
“大秦使節,定要照顧全麵,切勿怠慢。”左丞戲誌才亦開口。
“本來如此。”劉備這便衝身後言道:“取香來。”
“如此,也好。”阿娟秀婭再行一禮,回身出堂。自有府中屬吏,引去使館區。
五原雖殘破不堪,這些最根基的防備體係,仍然健在。
“乃九原呂家,熹平五年舉家內遷。日前父親亡故,這便扶棺往祖陵下葬。”亭長答道。
待禮畢,忽聽身後有人言道:“謝王上祭拜之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