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佛教傳入中夏。佛道之爭,屢見端倪。
“王上不滅佛,卻滅佛國。”康僧巨坦言:“然我佛,大行於中夏,必以此為始也。牢記,順勢而為,不成與(薊)王爭。”言下之意,神權切莫介入王權。
“康師不必多禮。”薊王笑答:“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圖。”
康僧巨,落杯言道:“謝王上,下邳釋我徒眾。”下邳之戰,嚴佛調孤身入城,將佛門弟子,悉數引去。免遭兵器之禍。
但是,笮融浪了。
薊王答曰:“佛渡有緣人。”薊王言下之意,信則有,不信則無。
康僧巨,佛法高深,稱“慧學”。如何能窺不破時勢之危。佛門孱羸,不宜大張旗鼓。用後代的話說,鄙陋發育,彆浪。
唐武宗,納羽士趙歸真之言,“會昌滅佛”,除密宗、景教、祆教: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,出家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,收充兩稅戶;拆招提、蘭若(私造寺廟,稱招提、蘭若)四萬餘所,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,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。”
“王上言不滅佛……”韓林等,三弟子,麵麵相覷。
“康師所為何來?”薊王先問。
“康師果有遠見。”劉備慨歎。公然佛門弟子,少有謀反。所謂揠苗滋長,殺雞取卵。佛教之於時下,尚未能成氣候。彆說佛道相爭。漢人削髮爲僧者,鳳毛麟角。論根底,不過空中樓閣,無根浮萍。若此時,被故意人操縱。假佛之名,裹挾造反。如我薊王,必雷霆除之,永絕後患。笮融所行,於佛門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“兵法雲:‘善戰者,因其勢而利導之。’”薊王言道:“待天時、天時、人和。孤適時康師如願。”
“身毒皆佛國。”康僧巨直言:“王上若辟此路,佛門近也。”
“王上何曾食言。”康僧巨答曰。
康僧巨遂奉上獻禮:“冰原南下身毒之路,皆繪於此圖。王上一觀便知。”
薊王起家相送。
為長遠計。欲假薊王之手,除之而後快。
一言蔽之。機會不對。時下,尚是佛門滲入,傳播階段。論信眾及影響力,遠不及黃老。承平道揭竿而反,播亂八州,尚不能勝。單憑笮融一己之力,不啻以卵擊石。
康僧巨言道:“王上所言極是。諸事皆不成強為。待機會至,請王上,因勢為之。”
此,便是康僧巨來意。
起家後,又言道:“聞王上,命都尉玄,年年率隊,逆進冰原。欲通身毒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