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長遠計。欲假薊王之手,除之而後快。
薊王起家相送。
一言蔽之。機會不對。時下,尚是佛門滲入,傳播階段。論信眾及影響力,遠不及黃老。承平道揭竿而反,播亂八州,尚不能勝。單憑笮融一己之力,不啻以卵擊石。
待元憲宗八年(1258年),忽必烈親臨,佛道大辯。參辯僧道,計有五百餘人。元人本就信奉藏密佛教,可想而知,道家大敗。羽士十七人,被勒令削髮爲僧,除老子《品德經》外,餘下道家書籍,如《老子化胡經》等,悉被焚燬。
佛門稱“會昌法難”。
謂“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”。
“王上言重。”康僧巨肅容再拜。既有求於人,必有所報。佛門亦不例外。
足見佛道之爭,曆代在所不免。
康僧巨,落杯言道:“謝王上,下邳釋我徒眾。”下邳之戰,嚴佛調孤身入城,將佛門弟子,悉數引去。免遭兵器之禍。
“乃為江東國師,笮融而來。”康僧巨答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