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牘,本手劄之意,因先前手劄皆刻於翰劄之上,規格為一尺,故稱尺牘、尺翰、尺簡、尺牒等,後引申為一種合用體裁,而被遍及利用。有其特定的謄寫格局。包含:章、奏、表、駁、書等類。至漢時,尺牘中已有很多出色散文,故習尺牘,既有合用性,亦有文學性。

少時夜課。恩師言,大漢十三州,西高東低。邊沿凸而中間平。大河分南北,高山阻巴蜀。

薊王遂開朝議。

《文選·左思·吳都賦》:“弘舸連舳,巨檻接艫,飛雲蓋海,製非常模”。注曰:“飛雲,船上樓名,其高者蓋海,言多也,皆雕飾奢麗,其軌製非常之模軌也。”

特彆,量販整艘艦隊,贏利巨豐。更有甚者,薊王打通表裡循環水路。四瀆八流,枝津各處,渠道縱橫。水運之便,毋需多言。千石承載,一裡一錢。運輸何其迅捷,僦費何其昂貴。更加象林光複,南州皆平。薊王七海大誌不減,正待鑿穿頓遜海渠。再順下身毒,中轉西海。

薊王當不會重蹈覆轍,受人矇騙。

一百年前,漢使持節,望洋興歎。

門下祭酒司馬徽進言,何不設西雍,專授西陸文史舞樂。劃歸樂府治下。換言之,乃是將長安西學,劃歸為西陸藝術院校。

鴻京都學,是以文藝為主,分歧於以儒學力主的其他官學。鴻京都生,多為士族不屑一顧之“鬥筲之人”。以文藝見長而受靈帝寵任,且前程非常優厚。“(鴻京都生)皆敕州郡三公舉用辟召,或出為刺史、太守,報酬尚書、侍中,乃有封侯賜爵者。”

且“周(朝)五學,中曰辟雍,環之以水;水南為成均,水北為上庠,水東為東序,水西為瞽宗。”西學曰瞽宗。殷時為樂人黌舍。周朝為大學一種,位列五學之一。又因位於辟雍之西,亦稱“西雍”。本是最早音樂教誨機構,後亦泛指最高學府。

薊國四百城港,皆有市樓、將作館。良匠何其多也。

正因包含萬種,融彙東西。特彆西陸文明,沿絲路交彙於綠洲,待略加向化,再擇優北上,融入薊國技藝。學術昌隆,一日千裡。

如白湖船廠,多造千石以下屜舟並畫舫。薊國渠,千裡黃金水路沿線諸港,多造千石至萬石大舡。如南港、東港、南廣陽港、泉州港等,則開造萬石以上旗船。

薊王言,年及而立,便開造掠海大舡。待諸王子長成,人各一支,泛舟七海。聚土封王,向化蠻夷。當無往倒黴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