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又號稱天家麒麟,起於微末,為人忠義。陛下悉心汲引,便是為“以宗室製衡外戚”。
新的城池擴建打算,也已確認。擴建後的長安城,內裡外三城,反正五裡。可納民十萬餘。
但是。上疏內容,早已字字句句,儘入陛下親信。
如劉備少時隨恩師南下平亂,堆錢伐賊,便是募兵。幕府五校、麴義彆部,另有薊國蕩寇、討虜、破賊、戈船四校尉。及典軍、橫海二中郎將麾下兵士,皆重資募集。
再加上,飽受打壓的諸侯王,早已不成氣候,龜縮在王城以內,整日尋歡作樂,不問政務,混吃等死,何談威脅。
劉備的境遇,四大府丞,早已闡發的鞭辟入裡,透辟非常。陛下將如何對待劉備,且看天下時勢,將如何竄改。
試想,諸如大將軍梁冀,竟敢毒殺幼帝。為把持朝政,接二連三儘取漢室孺子為帝。待梁冀伏法,先帝駕崩,竇大將軍即便與劉淑、陳蕃合稱“三君”,仍然立了個小天子。
題目是,現在天下大亂,環境彷彿不普通了。
恰逢用人之際,萬一黃巾亂軍勢大失控,陛下還需劉備出兵平亂。以是,在麵前這個階段,不管劉備做甚麼,或不做甚麼,陛下皆不會歸咎。統統那些勇於上疏劾奏薊王之人,陛下皆會當庭杖斃。以示零容忍。
再加上劉備棄配享太廟,又上表分封諸子。以是,若不產生天下大亂。皇權一如既往,還像本來那般,普通輪番。劉備永無能夠,覬覦皇位。
如前所說,看看陛下任命的首任州牧當中,有多少出身宗室,陛下之心,便可窺知一二:諸侯並起時,天下十三州,劉氏宗親為州牧刺史者,有幽州牧劉虞、荊州牧劉表、益州牧劉焉、揚州刺史劉馥、兗州刺史劉岱、揚州牧劉繇。說半壁江山也不為過。
大肆募兵必遭人忌。關東播亂,朝廷令不能出洛陽,節製力大不如前。此一時彼一時。又說此消彼長。陛下對薊國的容忍度,必定緩慢萎縮。如此大背景下,劉備斷不成輕舉妄動,引火燒身。
為甚麼非如果宗室?
一言蔽之:天下承平時,首害乃外戚。天下大亂時,首害便是宗室。
俗話說,秋後算賬。
當然,陛下的擔憂,與時勢息息相乾。一旦黃巾之亂被剿除,天下重歸大治。統統皆規複正軌。陛下的擔憂,自當渙然冰釋。
劉備深知,黃巾必滅。當時,首患是外戚,還是宗室。陛下將會做出本身的定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