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帶詔,十有**,乃出竇太皇。太皇言,為自保。劉備當信之。
便在此時,忽見史渙入殿通稟:“主公,城門校尉趙延,投帖求見。”
“舉手之勞。”卻被劉平雙手托起:“如何使得,如何使得。”
反之亦然。即便心知麟子乃薊王骨肉。竇太皇亦無實足掌控,助麟子即位。
鄰近歲末,地凍天寒。四方商隊,風雪載途,趕在大雪封路前,各驕傲載而歸。不肯頂風冒雪,便齊聚旅堡,暖酒溫湯,競相宴飲守歲。廣結善緣。
“所謂‘有利不起早’。竇太皇若不為自保,授董卓等人衣帶密詔,為除何董二戚。不管成與不成,於太皇何益。”田豐娓娓道來:“竇太皇素有遠見。先帝初,竇大將軍輔政。竇太皇雖初垂簾,卻力排眾議,命段太尉掃平羌亂。今,朝政日非,朝不保夕。若一而再,再而三,大發兵器,搏鬥洛陽。社稷難存,鼎祚不繼矣。竇太皇焉能不知,此中短長。一言蔽之,於朝倒黴,於己倒黴。既如此,為何一意孤行。”
見安車西行,左中郎將呂布遂上前查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