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、巴蜀風雲[第4頁/共5頁]

任回笑道:“倘若裴文約已破胡,複傾雍、秦之軍,大肆自北道而來,實難抵抗;若止荊、江之卒,退之不難。”

任回點頭道:“晉勢確切複熾,但終究誰執晉政,尚未可知。陛下即有歸晉之心,亦不成於此際妄下定奪,擇一憑藉。附其一,必罪其二,這便是臣所謂的不測之禍了。”

在本來汗青上,東晉建立今後,涼州牧張駿曾經遣使蜀中,勸說李雄去尊號,為晉藩,李雄就說了:“我不過為士大夫所推戴,實在本偶然為帝王也。進思為晉室元功之臣,退思共為守籓之將,打掃氛埃,以康帝宇。而晉室陵遲,德聲不振,吾引領東望,豐年代矣……”

“兩策皆可用,全在陛下定奪。”

楊堅頭當日被楊虎的漢中軍擊敗,放棄河池而走,裴該乃以臨陣脫逃之罪,命令諸郡縣訪察、捕拿之。幸虧楊堅頭對於武都東部的地理比較熟稔,倚仗父兄之力,也多少有一些威望,鄉民不乏向其通風報信者,得訊後大驚,無法而逾山向南,去投奔了不久前還是仇敵的楊虎。

王達拱手道:“陛下,臣不知裴文約何如人也,不敢妄斷。然私忖之,若其一秉至公,則不足力,必將照應南軍;若其有私,又豈肯使南軍全得梁、益?漢中為梁州膏腴之地,且可北出威脅關隴,裴文約必不肯周士達等閒奪占之也。”

畢竟雄師行動,籌辦事情繁多,再加上這年代的將吏多數貧乏保密認識,想要完整瞞住仇敵是很不實際的。再加上週撫進駐西城,遣人探查西路水文、地理,那楊虎也不是茹素的,自有間諜佈於境外,由此而得著了確信。彆的,貌似武都的熊悌之,也有不穩的行動……

“陛下,勿以晉勢為一,晉實分而為三也!關中有裴、河南有祖、建康有丹陽王,王處仲、周士達實受丹陽轄製。則若奉表洛陽,長安、建康必定不喜;奉表建康,洛陽亦毫不肯受!”

李雄諦視輿圖,隨口問道:“晉巴東太守為誰?”

李雄迷惑地瞥了王達一眼,問道:“卿方纔說,晉實為三,互不統屬,則南軍既至,北軍又何故會與之相照應啊?”

李始對於兄弟的設法天然是心知肚明的,加上李離、李都城早就戰死了,現在連範長生都掛了,則在這條時候線上,因應情勢,他才勇於大膽進言,請李雄你還是臣從了晉朝吧。

任回道:“沔水淺狹,難行大舟船,唯能以小舟輔運糧草罷了,拒之不難,但是……”頓了一頓,說:“隻恐楊虎叛離,與之照應,則周士達先入漢中,複向梓潼,不易當也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