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、糧道[第4頁/共5頁]

終究裴該點了陸衍麾下“蓬山”左營前去剿除,保障糧道,若得機遇,也能夠把浚儀、蓬關全都拿下來——“乞活”人是很多的,一概押往徐州屯田。特麼的我也不管會不會吃撐著了,你們本身撞上門來,須怪不得我——在祖逖麵前,天然也有了話說。

祖逖翻了翻白眼:“此實叛臣之行,我不為也!”

但是裴該隨即又命裴嶷把動靜漫衍出去,說陳川殘虐,導致徐州軍糧道已斷,被迫發軍半數,掉頭撻伐。然後在告訴過祖逖後,便命“蓬山左營”虛張旗號,冒充三倍之數,浩大出城——前麵還跟著“厲風”三營,籌算開到滎陽去,搞場百裡拉練,然後趁夜奧妙折返成皋關屯紮。

裴該笑道:“我等可雲,軍行之際,處所每多掣肘,若無節旄,難以往救長安。明天子望我,如大旱之盼雲霓,且見我頓兵成皋,其心必急,則何所求而不成得焉?隻恐索巨秀弄政,不欲使建康坐大,然我等求節,是可獨立於建康以外,料彼亦無不允之理。”

裴該哂笑道:“祖君覺得,若無建康之意,彼獠焉敢如此?”

裴該說了:“我已行文東海大王,彈劾陸、戴,請大王速將殘剩糧秣撥付祖君。隻是……”

“如何?”

祖逖雙眉一軒:“文約此言何意啊?”

祖逖垂首不語——實在陸、戴二人背後站著的是王導,乃至是琅琊王,祖士稚也不是政壇上的雛兒,早就已經認識到啦,隻是掩耳盜鈴地不敢確信罷了。

從午後一向喝到入夜,諸將吏各自歸去安息,隻留下裴、祖二人,並榻密話。明天裴該酒也喝了很多,就感覺腦筋有點兒發懵,考慮到還要與祖士稚做竟夜之談,不敢再喝了,命人沏上一壺濃茶來。

當然啦,承平時節,實際上從郡縣之長直至刺史,都是冇有擅殺權益的,即殺布衣,也必須得報中心批準、批覆;亂世當中,誰還會理睬這些?不過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,就實際上來講,祖、裴在自軍中可依軍法——乃至是自定的軍法——懲辦將吏、士卒,至於軍行沿途的官、民,則冇有刑殺的權限了,即不報長安,也須先報建康。

祖逖歎了口氣:“總欲籌思一分身之策……我正待與文約商討,遣使赴都,請得天子下詔,我便可取彼二獠性命!”

祖逖不由“嘖”了一聲:“今番北伐,我便欲將那些塢堡散卒,逐步籠於麾下,割並重組,嚴加整訓。此前對彼等過分放縱了,竟然破鈔如許光陰,好話說儘,才起得這三萬餘兵馬來。”隨即又對裴該說:“陳午部將馮龍前率八百騎來合,聽其言辭,很有投效之意……我昔日若留李頭,必不會遭了陳川的毒手,常常深思,實在煩惱。則本日不成再拒馮龍!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