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、筮占[第5頁/共5頁]

是以本日劉隗便揪了郭璞來張望裴該,孰料郭景純一見之下,竟然驚呼失聲,隨即解釋說:“我今所見,一如蒯徹之見韓信也……”

郭璞家世不高,其父郭瑗終究建平太守。建平郡地屬荊州,跨長江兩岸,西臨益州的巴東地區,屬於人丁希少、地盤瘠薄的偏僻下郡,也就是說,郭瑗這個郡守身份和裴武、裴嶷兄弟相稱,跟本地的郡守則判若雲泥。即便如此,也屬於超擢了,傳聞是因為郭瑗擔負四百石尚書都令史的時候,對尚書杜預多有改正,是以獲得了杜元凱的保舉。

劉隗不由皺眉,半晌不語。

裴該初入長安之時,和梁芬就時勢有過一次長談。梁芬既然已經決定與裴該合作,也便不再玩兒虛的了,坦言對於長安朝廷來講,現在有三大敵。

劉隗輕歎一聲道:“也罷了。疇昔王莽克己禮賢之時,魏武初挾天子之日,何嘗有篡漢之意啊?待等時移勢至,終非人力所能挽回。且若天要滅晉,即不亡於裴,也將亡於胡,我等凡俗,何敢窺天?隻能就目下情狀,儘力跋涉罷了。”隨即正色關照郭璞:“景純,本日之事,出卿之口,入我之耳,慎勿再使第三人曉得。”

梁芬說了:“我晉之以是衰頹,皆因諸王騷動,各欲在朝,乃至於覬覦神器,乃相攻伐之故也。若誅楊駿後,賈後不諷楚王,使害汝南王,又何致如此?”

他沉吟半晌,這纔想起來問郭璞:“然於卿剛纔街上所言蒯徹之語,又有何示?”郭璞一攤手:“筮無明斷,或某看錯,或非數年間事,變數正多,故不得解也。”

十有八變後,上艮下坤,得一“剝”卦,之卦在六三。郭璞解釋說:“山附於地為剝,示居上者厚德,而使民安樂之意——豈裴公之謂乎?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