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第十七章:考校[第2頁/共3頁]

“多聞闕疑,慎言其餘,則寡尤。下文是甚麼?”

荀夫子也曉得如許是最好的成果了,趕緊拉著林清向周文彬伸謝,倒是讓周文彬連連擺手,隻稱舉手之勞,不敢居功。

荀有誌坐在椅子上撚鬚不語,板正的臉上卻微微閃過笑意。

……………..

但是若就此放棄,荀夫子又有點不甘心。

“此句出自《中庸》,意為樸拙是不會停止的,不斷止.......”林清侃侃而談,涓滴不見停頓,反應之敏捷,讓人撫掌稱歎。

送林清和荀夫子出門前,周文彬還將兩本本身所寫的讀書條記借給了林清,叮囑他看完後能夠交換一下所思所想。

兩人一來一回十幾個回合,周文彬所出之題,冇有一個能夠難住林清的,根基功之踏實,釋義之精準,竟然是將首要的科舉課本上的筆墨背的一字不差。

周文彬聽了荀夫子的話,心中也是略感驚奇,雖說荀有誌這麼多年都冇考上秀才,但是卻苦讀不輟,根本再是踏實不過。這孩子看著也就十歲模樣,如何就已經讓荀有誌無甚可教?莫不是為了讓他教這孩子,略有誇大之詞?

“此處出自《論語·為政》,下文是多見闕殆,慎行其餘,則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祿在此中矣。”

聽完周文彬的話,荀夫子不住點頭。題目確切如周文彬說的那樣,林清的文章貧乏靈性,也冇有太多深度。可惜他本身所作的文章也不過如此,以是很難幫忙林清再更進一步。

周文彬一貫是個胸懷開闊之人,說出的話也是光亮磊落,讓人挑不出弊端。

“文和,我知你為人,也實不想遲誤你的舉業。隻是我這徒兒實在聰明,現在我已才儘,在我這裡學不到更多的東西了,故而纔想到了你,但願你能在閒暇之餘指導他一番便可,隻要他能有所長進,也不枉我和他師徒一場。”

周文彬心中悄悄為林清的話喝采,感覺孺子可教,這一番話說的不卑不亢,卻很較著地保護了荀夫子,但是又不至於讓他感遭到刺耳,反而感慨於他對師長的尊敬與體貼。隻不太短短幾句話就讓周文彬對此子有些刮目相看。

“那好,所謂誠其意者,上麵一句是甚麼?”周文彬臉上帶著舒朗的笑意,直接出題道。

周文彬看著林盤點了點頭道:“指導是能夠。但是拜師卻實在不必。子才兄你也曉得,我確切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去教誨門生。不如每五日來我這邊一趟,我幫他看一番文章,指導一下。你看如何?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