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須菩提!你以為斯陀含會有那樣的動機嗎?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!』」
「不會的,佛陀!甚麼原因呢?斯陀含的意義是一來往,已證初果,要再一往天再上,再一來人間,斷除欲界思惑。而究竟上,他對於五欲六塵已不起貪愛了,應是體順有為真如之理,在這有為真如之理上,那有來往之相呢?因為他已無來往之相,以是才叫做斯陀含。」
*前三果,都叫作「果」,為甚麼到阿羅漢,不稱為「果」而稱作「道」?因為前麵三果羅漢另有學位;就是還要修學,還未達到最高境地。而無學位的第四果阿羅漢,已證到般若、有為的真諦。他這個「道」已與「覺道」、「佛道」附近了,以是不消「果」來講。
斯陀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