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眼:
歌利王:
*離相者,離統統幻相也。人間統統相,皆是變幻之相。凡夫不知這個幻相是虛而不實,以是固執取捨,到處為幻相所惑。若能看破幻相非相,則外塵不入,真性便能閃現,所謂生滅滅已,寂滅現前者也。
【原文】
「是故須菩提!菩薩應離統統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不該住色生心,不該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,若心有住,即為非住。是故佛說菩薩心,不該住色佈施。須菩提!菩薩為好處統統眾生故,應如是佈施。如來講統統諸相便是非相,又說統統眾生即非眾生。
「須菩提!忍辱波羅蜜*,如來講非忍辱波羅蜜,是名忍辱波羅蜜。何故故?須菩提!如我昔為歌利王*割截身材,我於爾時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何故故?我於往昔節節分割時,如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應生瞋恨*。
六度之一。忍,是能忍之心,辱,是所忍的境。行人在修道的過程中,不免遇順逆二境,必須堅毅,纔不致礙道。忍,約可分為三種:(一)生忍,對於人事方麵的譭譽,皆能安然順受,不生瞋恚之心;(二)法忍,對於天然環境方麵的窘境,如饑飽、冷熱等非人力所造者,能處之泰然;(三)無生法忍,菩薩行諸度時,了知統統諸法無我,本然不生的空理,將真智安住於理而不動。
義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