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中原易主[第3頁/共4頁]

劉知遠的態度如此“果斷”,隻要一個啟事,機會未至。一者,天下局勢仍未明朗,雖有耳聞契丹主耶律德光在中原的暴政與聵行,士民雖有狠惡抵擋,卻還未陳範圍。二者,劉知遠內心也是有些發虛的,耶律德光部屬胡漢幾十萬雄師,還是很有威懾力的,他可不肯拿他苦心於河東運營的家底去與契丹人硬碰硬。

夜幕下的王府,仍舊一片寂然。寬廣嚴肅的正堂間更是一片噤然,沉寂無聲,隻要幾座燈盞,冷靜燃燒著,閒逛的火苗開釋著縷縷迷離的光芒。

蘇逢吉這馬屁拍得清脆,且拍到了劉知遠的內心了,不過其神采嚴厲到底,應道:“孤這二子豈當得此等評價?唔......不過大郎本性醇厚,確是不假,至於二郎——

其人三十來歲,麵相清臒,精力爽秀,留著一抹修得非常精美的髯毛。此人名為蘇逢吉,官居河東節度判官,是劉知遠的親信近臣,深得劉知遠正視。劉知遠性素剛嚴,賓佐畏而敬之,唯有這蘇逢吉,竟得幸奉養擺佈,察其色彩而進文簿,每有進言,劉知遠亦多表附和而少反對。總之,這蘇逢吉在劉知遠這兒混得很不錯。

就劉知遠的行動便可知,他是有野心的,究竟上到了他這個名譽職位,是不成能冇有野心的,且不進則退。這段時候以來,河東文武已經有很多人明裡暗裡給他旁敲側擊了。蘇逢吉講得固然大膽直白點,但不是第一個,也不會是最後一個。

比較剛巧的是,日落不久,一則動靜,自汴京傳來了。就在昨日,仲春丁巳朔(月朔),契丹主耶律德光在蕃漢群臣的“推戴”下於汴宮稱帝了,改契丹國號為“遼”,改元大同,大赦天下,正式從法理上統治中國。伴跟著的是一道略顯倔強的詔旨:“自今節度使、刺史,毋得置牙兵,市戰馬。”

“閉嘴!”聽蘇逢吉道出如此直白的“逆言”,隻見劉知遠怒狀駭人,狠狠地瞪著蘇逢吉嗬叱道。

“大王到!”伴著牙將一聲大喝,堂中氛圍更緊,統統人都打起了精力。

劉知遠一身絳服,跨步而上長官,大馬金刀坐下,環顧一圈,語速極快,直接道來:“契丹主稱帝了,海內嘩然,其宣製詔旨恐怕已經在北來的路上了。孤隻問,河東當何去何從?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