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二章 青雲[第2頁/共4頁]

“好,你去吧,這幾日不必理睬外界庶務,用心機謀如何對於曇唸的《大灌頂經》!”

徐佑隻用了九個月的時候,走完了彆人二十年的道!

“諾!”

“林正治,此人的文鋒舉輕若重,山不見其高而崢嶸外露,又精通佛理妙義,似不在你之下……”

再回錢塘已經是淩晨,伴跟著城內的鐘聲響起,徐佑先去了錢塘觀,馬一鳴已經傳聞他升任益州治祭酒的事,見麵嘲笑著,連拍馬屁的話都說不出來。

於情於理,此去益州,再想返來不知多少年後,故鄉難離,歸去見見朋友,告彆鄉鄰,那是題中應有之意。

徐佑遵循本來的禮數,屈身就要下跪。袁青杞玉手微伸,作虛扶狀,笑道:“今時分歧昔日,林祭酒和我品階不異,怎敢再受你的膜拜?”

此次分開林屋山冇任何人跟從,袁青杞本想讓白易沿途護送,但被徐佑婉拒了,她也不好再對峙。從水月塢乘船到達吳縣船埠,看到腐敗坐在不遠處的茶館裡憑欄瞭望,徐佑不動聲色的從樓下走過,然後去船埠和載人的船伕談好至錢塘的代價,冇有回身轉頭,獨自上了船。

給他天大的膽量,也從冇敢想,隨便收了個弟子,卻不消一年就爬到了祭酒的高位,那再過五年十年,會如何樣?

又是一個多月,情勢逐步對天師道倒黴。佛門本就善於傳法佈道那一套,各地梵刹同升蓮台,數百高僧齊講《大灌頂經》,提高信徒近數十萬,立即將老子化胡的影響消減了很多。袁青杞每兩日就派人去請徐佑,徐佑總以尚無良策回絕了她,待在西院足不出戶,也不見任何人,誰也不曉得他到底有冇有對於曇唸的體例。

除此以外,再無第三條路!

袁青杞的目光在他臉上打了個轉,俄然笑了起來,道:“正治,道門和你一榮俱榮,這點想必你心中明白?”

當初腐敗提到陳蟾化名曹穀,用了五六年的時候作了南豫州治的祭酒,大師都還讚歎不已,可誰又能預感到本日,僅僅九個月,徐佑就從戔戔道民,成了益州治的祭酒?

袁青杞淡淡的道:“林屋山的道觀太小了,林通在等天師宮的法諭!”

天師道上三治,陽平治、揚州治、益州治。陽平治坐落在陽平山,是張道陵最後修道和最後飛昇之地,被道眾稱為“總本山”,是天師道的中心教區,職位最為顯赫,其祭酒默許就是天師道的魁首,向出處天師兼領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