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有禍則心畏恐,心畏恐則行端直,行端直則思慮熟,思慮熟則得事理。行端直則無禍害,無禍害則儘天年,得事理則必勝利,儘天年則全而壽,必勝利則富與貴,全壽繁華之謂福。而福本於有禍,故曰:禍兮福之所倚。以成其功也。

世人之用神也躁,躁則多費,多費之謂侈。賢人之用神也靜,靜則少費,少費之謂嗇。嗇之謂術也生於事理,夫能嗇也,是從於道而服於理者也。世人離於患,陷於禍,猶未知退,而不從命事理。賢人雖未見患禍之形,虛無從命於事理,以稱蚤服。故曰:夫謂嗇,是以蚤服。知治人者其思慮靜,知事天者其孔竅虛。思慮靜,故德不去。孔竅虛,則和藹日入。故曰:重積善。夫能令故德不去,新和藹日至者,蚤服者也。故曰:蚤服是謂重積善。積善而後神靜,神靜而後和多,和多而後計得,計得而後能禦萬物,能禦萬物則戰易勝敵,戰易勝敵而論必蓋世,論必蓋世,故曰:無不克。無不克本於重積善,故曰:重積善則無不克。戰易勝敵則兼有天下,論必蓋世則民人從。進兼天下而退從民人,其術遠則世人莫見其端末。莫見其端末,是以莫知其極,故曰:無不克則莫知其極。

所謂大丈夫者,謂其智之大也。所謂處其厚不處其薄者,行情實而去規矩也。所謂處實在不處其華者,必緣理不徑絕也。所謂去彼取此者,去貌徑絕而取緣理好情實也。故曰:去彼取此。

夫緣事理以處置者無不能成。無不能成者,大能整天子之勢尊,而小易得卿相將軍之賞祿。夫棄事理而忘行動者,雖上有天子諸侯之勢尊,而下有猗頓、陶朱、卜祝之富,猶失其民人而亡其財資也。世人之輕棄事理而易忘行動者,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如果也。故諭人曰:孰知其極。人莫不欲繁華全壽,而未有能免於貧賤死夭之禍也貳心欲繁華全壽,現在貧賤死夭,是不能至於其所欲至也。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謂迷,迷則不能至於其所欲至矣。今世人之不能至於其所欲至,故曰迷。世人之所不能至於其所欲至也,自六合之判辨乃至今,故曰:人之迷也,其日#4故以久矣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