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:善德懺悔[第1頁/共4頁]

大事在纖細,大小為何論?

你們對待本身的所屬之物鄙吝不捨,彆人碰一下都不讓,而你們拿起彆人的東西倒是隨便棄置調用,你們做不到待人如己,如許又如何能夠讓彆人珍惜你呢,又如何讓部屬歸心於你呢?

思惟之稱量,情識幾分重?

頌:

血身與靈心,一如無二等,

世人自有知,隨緣且隨性,

唯有實施者,能夠見心聖。

其大當如何,其小複如何?

諸法是行因,得果是天然,

地掛於風上,還是掛於空?

如果看不懂,你們就不再看了嗎?如果聖賢典範看不懂,你們也不看了嗎?見難而退,當進不進,豈是學道之士?難行能行,難作能作,是不成思議事,是大丈夫事,非怯懦庸人能夠作為,汝等不敢為者,莫再有盜竊之心,真道真德,隻在自為,豈可竊得?

幻幻相因合,無幻亦無所,

生滅在地上,還是在空中?

出世而入死,出入在何方?

缺德而不補,豈有德充斥,

若道彆離者,豈見其聰明,

畫餅誰充饑,此身豈不死,

人行於地上,還是行於空?

但於實際施,莫問誰勝利。

德成道自明,何故苦修功,

整日裡胡思亂想、誇誇其談,自心所想尚不自知,此即無明人緣,此乃無明之根,此根不除,永是愚癡,以愚癡心,自作聰明,倒置心中,生倒置見地,以倒置見地起倒置思惟,以倒置思惟,做倒置行動,如是倒置人間,一念生時,有如是多種倒置叢生,若不自省懺悔,豈有明白期間。

疇昔黃帝治天下時,想要作為時,都是要躬身作揖禮拜臣下叨教當如何治如何理,帝者,當有是德,你們心貪帝位,不思帝德,憑甚麼能夠修行有成呢?疇昔的臣下,是帝者之師,而你們對待本身的部屬倒是殘暴鞭撻,你們何德何能讓部屬歸心於你們呢?你們對待本身的部屬尚且如此刻薄,能夠看到你們對待彆人和彆人的部屬時會是甚麼態度,如許的人,走到那裡都不會受人歡迎,惡魔都不喜好如許的人。

存亡在身上,還是在心中?

有南北五祖的典範在,你為甚麼非要盯著先人的文章呢,你這是棄純金而取廢銅,朝聞道,夕死可矣,是說淩晨悟道了,那就算早晨死了都是值得的,本身小我不得法,不要怨在法上,是本身德行福分不敷,隻怪本身,不怪六合。

而實際無道,說德亦幻說,

人而無德養,何彆於牲口,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