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師不常在,而心德常有,
真德是甚麼呢,就是你們的餬口態度,你們若心中正意具足,不害怕統統磨難,能主動悲觀的餬口而不生出痛恨之心,這就是真人的心態,若冇有這個,你們不是修真者,即使你們有修仙之法,你們也不是真修士。
藥病兩相到,病藥二俱無,
是不明真道,非是真修士,
正心行正道,乃名修真者,
但應守正意,寧死不捨之,
自發得有得,而誰實得之,
你們討取好處不能有得,則見怪不與者,尚未曾愛敬彼人,又未曾愛敬彼德,何能夠受好處?而彼德真者不然,彼人討取心尚未曾生,何有求不得之苦?如是之人,乃能夠載道承真,彼人尚且護念諸聖,何求諸聖之護念?
正心於人間,人間即仙山,
即使你們獲得了修煉法的成績,你們的心態如有題目,那就仍然是存亡愚癡之人,不是真人,真人不在於神通術法,不在於各種技能,亦不在於機巧,真人之心,通達於道,涵容統統法,你們眼中的凡夫,也能夠就是如許的真人,他們是與道同真的,但是在你們眼中卻隻是愚笨凡夫,你們覺得本身很然很高上,但是卻離道越來越遠。
若修於諸法,自發得修真,
本無統統有,統統貪亦幻,
自昧而不見,乃無私之心,
今說於正幻,正合不正滅,
無聖無神人,至人亦假分,
心若不平,不得真靜,心若不寧,不得真定,正視修法,不重身心,非修真人,其人無有根底,欲求登天,與品德背叛,不能得門。
莫覺得此真,此亦不是真,
為得失短長所拘束者,皆不得真道,尚不能逼真為於身心餬口,何足謀於品德之事?身心有力,不能載負,不能載負者,非大人,不能得大,不能為大,你們將以多麼心量,敢求真道?你們將以多麼表情,敢不敬六合?你們將以多麼心機,敢不長輩者?
你們放不下心中的恩仇,以是你們計算得失短長,以是德不真,以不真之德去修真仙之法,未有得者,但是真人何必修真,唯有不真之人方須修真,而你們卻不尋真道之法,偏從險途行走,心有機巧,罹難豈能見怪於路險?
如是易明法,恒者一如然,
善將惡消弭,善惡一合無,
不明真道者,但應修德真,
你們凡是遇見有得之人,必先想要討取好處,而德真之人,遇見統統德人,先生讚歎心,後恭敬心,又生傾慕心,複起擁戴心,如是諸心起時,諸聖賢為之讚歎,如是之人,乃真修學者,是真人活著。